早在北宋时期着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谈论到题跋:“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其卒章云:‘野烟生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故题跋分为“题”与“跋”。“题”指在书画作品前的品评文字,“跋”指在书画作品后面的鉴赏文字,合称“题跋”。
题跋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在宋、元、明、清到现在的书画作品中都不泛出现题跋,从书画作品中没有题跋到渐渐的有画家题跋及品评人得题跋渐渐出现。题跋也慢慢地变成了书画作品中的重要部分,精妙的书法可与画面交相辉映,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艺术品位。并且题跋在现在许多的鉴古活动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是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