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有爱心

  在我国现代教育的理论中,曾说过,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人,其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应是以人为本,因此,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人作为主体活动的能动性,将其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建立班级中良好的同学关系服务。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充满爱心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爱心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爱心对于幼儿来讲,具有不法估量的影响。班主任的爱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班主任对同班教师的关心,另一方面指的是对幼儿的关爱。

  作为幼儿园的班主任,与同班的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班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良性循环的前提。在我国,幼儿园一般由两名教师组成,共同从事一个班级的幼儿教育和生活管理工作,班主任作为这个班集体的“班长”,针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及时与同班的老师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同班老师对本班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与同班的老师互助合作,这样,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同时,团结和谐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把幼儿的心灵比喻为荷叶上的露珠,它是那么的美丽而又容易受伤,所以,需要我们大家的细心呵护。作为幼儿的班主任更要如此,唯恐其不小心从荷叶上落下来破碎了。所以,幼儿园的班主任,给幼儿一个充满爱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有利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的班主任必须用心去爱孩子。

  爱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养份,班主任要想真心做到爱幼儿,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班主任要主动地去和幼儿亲切。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的语气和体态都要十分亲切,要用自己亲切的爱抚去抚摸孩子,用自己亲切的语气去给孩子讲故事,让幼儿感觉好像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一样温暖;在课下,对于幼儿的生活起居,既要细心,又要耐心,时时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身体情况,从细小的工作中去保护和教导幼儿,让幼儿感觉老师既是自己的师长,又是自己的亲人,因此,对于集体生活充满安全感,孩子安心,家长也就放心。

为您推荐

班主任批评权②

  2009年8月23日,针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国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