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虚拟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程式的制约和规范。就戏曲艺术而言,程式就是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规范化形式。根据虚拟性原则,中国戏曲不是“模仿”生活,而是表现生活;它不是把生活的自然形态搬上舞台,而是主要通过精选和装饰这两种处理后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精选和装饰就是制造程式的两道工序,而贯穿于其中的是艺术的想象和美化。因此,戏曲舞台上的程式表演已改变了生活的自然状态,经过诗化、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而升华到一个美的境界。这种程式化的戏剧语汇,不再是生活现象的简单模拟和再现,而是着力表现其本质与特征。可以说,中国戏曲表演的程式化技巧把生活中自然流露的,甚至难以用逻辑语言表述的情感都转化成了鲜明可感的舞台形象。
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观看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出后称:“中国戏剧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运动。”“有规则的自由运动”,可以说是对程式的精当概括。程式是历代戏曲艺术家们在演出实践中逐渐摸索、积累、总结出来的,并在长期的舞台演出中形成系列。在中国戏曲中,凡舞台上表现的一切,无一不被纳入到一定的程式规范之中。可以说,没有程式,就没有中国戏曲。
当然,程式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死东西。相反,程式总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着,每一代演员总要根据自己时代的潮流对承传下来的程式作些变更、创造。梅兰芳曾深有感触地说:“演员需要灵活运用程式,不能被程式给捆住,如果必要的话,在风格统一的原则下,程式本是随时可以突破的。”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总是能在严格的法度、规矩之中,“有规则地自由运动”,从而进行美的自由创造。当然,程式运用和演变要遵循一定的法则,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梅兰芳认为,程式的运用和变化首先必?从生活出发,这是戏曲程式广为观众所钟爱的根本原因。其次,程式的运用和变化要先求稳当,次求变化,要有顺序有步骤地求发展。掌握了程式,能够运用程式,才逐步发生了变化。而程式的变化,又不能超出一定的范畴:即不论它如何变,它总还是程式,而不能变为非程式。程式只能在发展中更完善、更系统,而不能走向非程式化。因为取消了程式,也便取消了中国戏曲的特征,这也就等于取消了中国戏曲。戏曲程式是从生活中结晶出来的,具有简练、明快的特点。它比生活的原生状态更集中、更鲜明、更富于表现力、更具有形式美。
作为世界三大古剧之一的中国戏曲依然活跃于世界戏剧舞台之上,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体系――程式化。半个多世纪以前,梅兰芳出访欧美,他精湛的表演艺术使西方观众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许多西方戏剧艺术家、评论家都对梅兰芳的表演给予高度的评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鼎足而三,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