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把画看成是人性的写照,画家不仅重视用线造型,而且更注重线对情感的精神性传达,正所谓“画如其人,线如其人”。一些白描大师在用线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入其中,开创了中国白描画的新发展。
盛唐“画圣”吴道子个性豪放,为人洒脱,他继承并继承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在运用线条上,收放自如,变化丰富。他用“莼菜条”的笔法来描绘人物衣褶,富有个性。衣纹圆转流畅,行笔磊落,人物形象上生动传神。他运用线条,富于强烈的节奏感,运动感,同时也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独立绘画语言,被世人称为“吴带当风”。宋代李公麟开创了淡毫轻墨的白描画,他能诗善文,具有广博深厚的修养,在艺术上超出时流。不同时代的画家对于线条的感受不同,领悟不同,也造就了中国白描画线条形式多样性。线条除了本身所带有的审美性之外,还具有线条表达的情感性,作为画家对于物象的把握以及对世界的宏观理解。
白描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线的要求上比任何一种绘画种类的要求都严格,线条不仅是用来描绘物象的工具和手法,更是画家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反映生活的桥梁。中国绘画发展几千年,始终把线作为造型的基础,历代白描大师更是擅长用线来表达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诠释,或紧劲连绵,或铿锵有力,或婉转流畅……都是画家心境的无形体现。尽管洗尽铅华的“白描”发展缓慢,但是线是绝对不能舍弃的,保持线的独立性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无论中国画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线永远是美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