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画家对线的个性化情感塑造

  中国人把画看成是人性的写照,画家不仅重视用线造型,而且更注重线对情感的精神性传达,正所谓“画如其人,线如其人”。一些白描大师在用线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入其中,开创了中国白描画的新发展。

  盛唐“画圣”吴道子个性豪放,为人洒脱,他继承并继承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在运用线条上,收放自如,变化丰富。他用“莼菜条”的笔法来描绘人物衣褶,富有个性。衣纹圆转流畅,行笔磊落,人物形象上生动传神。他运用线条,富于强烈的节奏感,运动感,同时也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独立绘画语言,被世人称为“吴带当风”。宋代李公麟开创了淡毫轻墨的白描画,他能诗善文,具有广博深厚的修养,在艺术上超出时流。不同时代的画家对于线条的感受不同,领悟不同,也造就了中国白描画线条形式多样性。线条除了本身所带有的审美性之外,还具有线条表达的情感性,作为画家对于物象的把握以及对世界的宏观理解。

  白描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线的要求上比任何一种绘画种类的要求都严格,线条不仅是用来描绘物象的工具和手法,更是画家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反映生活的桥梁。中国绘画发展几千年,始终把线作为造型的基础,历代白描大师更是擅长用线来表达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诠释,或紧劲连绵,或铿锵有力,或婉转流畅……都是画家心境的无形体现。尽管洗尽铅华的“白描”发展缓慢,但是线是绝对不能舍弃的,保持线的独立性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无论中国画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线永远是美的。

为您推荐

从界画家对后世的影响来看

  界画从两宋时期达到鼎盛,特别是北宋达到巅峰状态,历元开始渐渐式微,至明清彻底衰落。作为一个门类或者画科达到顶峰然后衰落,这是事物发展必然规律。但就界画来说,从产生到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相对较短,尤其是迅速式..

返璞归真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古代画家才会有“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这

  结 语   当人们在探寻美的足迹的时候,或许悟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意,或在散步的时候拾得一方艳石,那就是幸福,绘画艺术时刻都在求美求乐,于是绘画艺术与幸福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使得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成熟的形象塑造特征

  (一)端庄写实的艺术形象塑造   萧县汉画像石中除了有大量生活风俗场面,还有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神仙形象。笔者在仔细观察萧县汉画像石中的这些形象之后,发现该地画像石中的神仙形象相对于当地汉画像石中..

电影《悲惨世界》中芳汀的人物形象塑造

彰显个性的《睡莲》

  莫奈所表达出的印象派画风,更多的是一种个性的彰显。在《睡莲》组画之中,莫奈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普通人眼里那种标准睡莲的外观(即传统绘画中关注的形体的写实),更多的则是注重在他自己眼中睡莲所呈现出的姿态。莫奈不..

课程门类繁多,突出教学个性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通识教育将艺术设计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相联系,据统计其教学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伦理、法学、宗教、美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及其它边缘学科。首先要求学校在原有通..

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是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

  不同的消费者在年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艺术欣赏偏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存在明显的区别。过去采用以创作为导向的艺术陶瓷行业和采用标准化规模生产的日用陶瓷行业或许需要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