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艺术以综合性特点出现,汉画像砖的图像是汉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着汉代艺术的深沉雄大风格。
(1)制作工艺。砖面的质地与平整均与泥土质地和制作工艺有关,最后在细腻平整的砖面上以木制的物象图案印模连续印制,组成画像。在刻制画像时,木模的画像制版尤为重要。根据前文分析,木模有大小两种,小木模是拍印用的,大木模根据砖面需要确定大小尺寸,是翻倒脱模用的。木模在制作时先用墨线在木板上勾画物象轮廓,然后认真进行物象雕刻,由于在木板上雕刻极易进行阴线刻和凹线刻,因此模印后在砖面上呈现出阳线刻与隐线刻。
(2)雕刻手法。洛阳的空心画像砖在雕刻手法上主要采用阴线刻,表现为以线勾勒物像。阴线刻也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所表现的形象刻进木模得的内部,保持着材料表层的平面形状。
(3)构图特征。在对画面的表现过程中,汉代画匠们逐步增加了对画面的审美认识,利用雕刻与艺术处理的手法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呈现出生动的装饰画面形式。边框装饰画面构图。在汉画像砖中以边框装饰画面由来已久,在西汉的砖墓画面,边框的首要功能是界定画面,同时也对画面进行了装饰。随着对画面表现的理解与深入,边框的使用更为广泛。有些画像砖画面中间是人物与动物形象,周边是复杂的九层图案装饰边框。第一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二层表现为三角形纹线框,第三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四层表现为垂直纹线框,第五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六层表现为弧形纹线框,第七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八层表现为斜线线框,第九层表现为直线线框。不同的纹饰与直线纹饰相交进行,既富于变化又工整统一,把画像装饰得神秘规整、富丽堂皇,是以对称发放进行边框装饰画面的代表作品,同时许多边框装饰画面边框是不对称的,也取得了极好的装饰效果。
汉画像砖中的边框装饰西汉时期是比较规矩的,洛阳出土的画像砖以两重菱形图案对称进行边框装饰,说明西汉时汉画像砖的边框图案就已经变得丰富起来了。大部分运用了几何纹样的图案和人物动物植物结合的图案、人物动物的图案等几大类,仅在几何纹样的图案中就可以看到有三角形、十字穿环纹、方格纹、菱形纹、弧形纹、菱形回纹、对弧三角纹等图案的表现,这些不同的图案相互组合,产生了形象生动的图面效果。
(4)造型手法。洛阳汉画像砖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内容特征为具象的造型。整个画面所勾画的图案线形概括简练,体现出较强的线描绘画表现效果。如《扶桑?武士?朱雀?虎》图,其中无论是所表现的人物、动物还是虎的造型,都以线为基础,用简单流畅的线条雕饰出物象的细节,造型在简练中又体现出细腻,生动形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