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讲到过,五条线和四个间可以记录九个不同的音高。一旦音域超过
这九个音的范畴,就需要用加线。加线在谱表上方时称为“上加线”,自下而上,分别是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 ;在谱表下方的加线称为“下加线”,从上到下,分别称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 。加线的数量在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但使用得太多会增加读谱的困难,在乐谱中通常只用到五条,即上加五线和下加五线。下面是用高音谱表记录的 C 大调音阶,音域为两个八度:
当音乐较长时间地活动在谱表之外时,使用加线不太方便,这时可以用八度移动记号“8va”。这个记号写在谱表的上方时,表示在记号指示范围之内的所有音都高一个八度;写在谱表下方时,表示这个范围内的音都低一个八度,如下例:
记谱:
演奏:
练习:
1.说出下列各音的音名:
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上加一线和上加二线。
低音谱表的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下加一线和下加二线。
2.在高音谱表上写出从 c1 到 c3 的全部音符。
3.在低音谱表上写出从 C 到 c1 的全部音符。
4.在高音谱表上写出从 g2 到 g3 的全部音符,用 8va 记号,使这些音都在五条线的范围之内(即不使用加线)。
5.在低音谱表上写出从 G2 到 G1 的全部音符,用 8va 记号使这些音都在谱表的范围之内(不使用加线)。
为您推荐
在和学生交流中,很多学生对乐理的第一反应是习题练习,例如最让他们头痛的 “音值组合”、“判断调式调性”等。正如蒲亨建先生《对中若干问题的异议》所说:“教师和学生往往只关心乐理习题的具体操作与演练,而很少关..
在音乐类院校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乐理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乐理课的概念性较强。但是在乐理课学习的过程中,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能只对学生进行抽象的概念以及相关定义的考察,这是因为音乐学习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
乐理的学习是音乐学习中较枯燥的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认为乐理的学习比较枯燥而且难学、难懂、难记、难用,主要原因就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脱离了鲜活的音乐听觉。若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辅助乐理的学习有..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乐理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关于音乐的理论基础课,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
音乐基本理论也称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
在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表面看来,产生声音的办法有很多,可能由摩擦产生(比如用钉子划玻璃)、由碰撞产生(比如用锤子敲铁板)、由气息的流动产生(比如风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