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谈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美育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是美育教育的关键。有了审美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千姿百态和错综复杂的大千苣界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才能去创造出更美的世界。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审美活动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发掘美育因素,创设审美情境

美以情动人。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是文情并茂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美的形象,每一首歌(乐)曲都能展示一幅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美和听觉美。因此,教学中应当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一个和谐的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并得到陶冶和提高审美能力。例如《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清新、优美,节奏自然、流畅,恰似傣家小姑娘的爱美和曲调的优美,使学生能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审美创美,并乐在其中,我便结合傣家山乡风景图和傣族小朋友与孔雀翩翩起舞的画片,导入新课,并配上该歌曲的伴唱录音,指导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去观赏画片上孔雀的美、傣族家乡的美和小姑娘服饰、舞姿的美。我一边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这是一个爱美、追求美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女孩裙上的图案纹样及色彩各有某种象征意义,如孔雀象征吉祥、美丽,大象象征五谷丰登等,一边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讨论,有的自发地随伴录音轻声哼唱,有的伸出小手学着画片上的小姑娘的舞姿轻轻挥舞。这时学生的思想、情感已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现出了想学、想唱、想跳的强烈欲望。

二、运用音乐要素,塑美的艺术形象

在唱歌和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审美化教学,学生就能激发学习兴趣,就能很有效地指导自己的音乐实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在《金孔雀轻轻跳》教学中,当我把学生的情感引入美的意境之中后,又运用歌曲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变化等音乐要素,塑美的艺术形象,创设和谐的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美的情操。在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采用启发、提问、对比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该歌曲要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如在范唱前,我先提问:“刚才我们看图片时,听到的曲调是柔和优美的呢,还是雄壮有力的?”经过刚才听觉的体验,学生能回答出:“是柔和、优美的”然后,我又提出要求:“老师下面用以上两种声音来演唱这首歌,你们一边听一边分辨哪种声音适合这首歌的演唱。”当我分别用浑厚有力和柔和优美的声音对比演唱完毕后,学生立即伸出两个手指并回答
是第二种。于是我又指导学生全体起立,按常规练声和用“LU”的音轻声跟琴模唱歌谱旋律,一则进一步熟悉歌谱,二则达到练习发声的目的,当学生噪声练开后,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三种节奏型,指导学生谱中上面三种节奏哪一种出现得最多?出现了几次?学生回答后,我又让学生找出面三种节奏的不同点,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不同点找到以后,又指导学生按歌谱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一遍,再根据歌词意义处理好各句歌词力度的轻重,节奏、速度的快慢,并配上适当的孔雀鹤立、开屏等动作进行歌词朗读和律动表演。这样,歌词节奏问题解决了,再学唱歌词就容易了。当学生能跟琴学唱歌词后,我又用幻灯机在屏幕上映出傣家山乡风景图和傣族小朋友与孔雀跳舞的画面,配上伴唱音乐,启发、引导学生尽情联想。通过理解、朗读歌词,想象画面,同时掌握了该课的音乐知识技能及演唱方法后,同学们便情不自禁地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轻松愉快的感情唱起了这首歌。这种通过创设美的情境,运用正确的发声练习与音乐理论作指导的审美化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把歌曲学得更快、唱得更好,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音乐知识教学任务得到了圆满的完成,达到了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要求。

三、唱、奏、歌舞交融,培养审美能力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做到:音乐与律动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音乐与器乐结合,是有利于音乐教学完成,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表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因此,我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都给这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己编排动作,自唱、自奏、自跳,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和编排好旋律和舞蹈动作,根据课本的教学要点进行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完成了《金孔雀轻轻跳》上述几个教学环节之后,我又根据该歌曲的音符、节奏比较简单,而舞蹈性较强的特点,指导学生先学习几个简单的傣族舞基本动作,再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片,在进一步理解歌词意义的基础上去想象生活中与歌词内容相近的动作,进行歌舞即兴表演,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认识。然后,我再指导学生看课本,认识串铃的形状,掌握其演奏方法,又拿出几个串铃、响板、木鱼、三角铁等,抽部分学生按其不同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最后,一部分学生随伴唱带拍手演唱,一部分按伴奏谱演奏,另一部分即兴表演歌舞,使教学气氛达到了高潮。这种把视、听、唱、奏、跳都结合起来的审美化教学手段能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从而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素质,使他们在学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努力。

四、寓教于乐,以美辅德

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这种精神包括人的品质、意志和道德。因此,完美的音乐教学,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美辅德引导学生领略歌曲内涵,歌曲表现的对精神、意志、品质的赞美,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净化,感情上得到升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如《金孔雀轻轻跳》该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习表演傣族的孔雀舞,培养学生爱美、创美等审美意识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应向学生讲明,我们今天学习这一课,不但要学习掌握该课中的
音乐知识、技能,学会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跳孔雀舞的基本动作,还要懂得:我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要从中学习傣族人民爱美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多学知识本领,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教学实践证明:把审美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从形式美到内容美,再到精神美的审美教育,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能力,获得美的正确认识。具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就能使学生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对生活的美丑、善恶、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就能把学生引入正确的审美转道,让美育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爱祖国、爱人民、有知识、讲道德的一代新人。

为您推荐

体验活动由外向?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要让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音乐通感体验,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听的过程中,融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音乐通感体验。   “听”作为体验和表现音乐不可缺少的能..

分析内容,让学生理解作品

  在进行一首歌曲学习之前,学生会对这首歌产生兴趣,教师此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首歌所要表现的内容,对于歌曲表达的感情与歌曲的曲调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教师将内容分析透彻,学生才能理解歌曲感情,并且在演唱的时候更容易..

培养意识,让学生敢开口唱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

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的“听”

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合唱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受同学们欢迎,一味地强调看谱歌唱,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激情,会丧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歌曲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学生可以与这首歌起到共鸣,这样学生..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