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与视觉

和上面的讨论中物理学家受音乐的启迪得到帛象的自然规律不同,这里讲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活动,也可说是自然造物的最大奇迹,音乐又是生命活动的升华,是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人——所创造的一种高级文化形式,现在种种事实证明音乐对人的生命活动有各种影响。对此,下章中有关音乐医疗的论述将会专门加以介绍,这里只讲音乐能帮助人弥补生活中的一些缺憾。

无庸讳言,双目失明是人生中一大缺陷。幸好大多数盲人听觉十分灵敏,所以有些学校中采取了以“听觉”来补偿“视觉”的作法。

美国匹兹堡大学利用音乐来帮助盲人学习化学课程。我们知道,上化学课时总离不开视觉的观察,例如,我们经常以溶液中是否改变了颜色、出现了浑浊或沉淀物等现象来判定是否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但双目失明的学生却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如何让双目失明的同学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呢?方法终于被人们找到了:用音乐!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盲人虽然看不到东西,但听觉却非常敏锐。考虑到这一点,科学家首先制作了同一种特殊装置,它能使每种化学物质都能发出一个带有特定音高的乐音,当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时,就会同时发出许多乐音:有尚无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音高,也有已经发生反应而生成了另外一种物质的乐音音高,这些乐音混杂在一起,就象一首乐曲,失明同学可以凭借其超常的听觉来判断到底出现了哪些化学反应。

人们有时还可反过来用视觉来补充听觉。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人的听觉和视觉虽是两种不同的感知,却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心理学中这称作“通感”。视觉中,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有的显得明朗,有得则看起来很暗淡;有的使人感到温暖,有的则给人阴冷之感,不同的旋律和音色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据说,早在公元一至二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就曾有过这方面的设想,此后对音乐与色彩的联系有着各种讨论,后来,阿其那修斯·柯沏尔则提出音乐是光形象的模仿者。这种种看法影响了音乐家,俄国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把音调和色彩的作为声与光结合的基础,他们都认为调性有着鲜明的色彩性,但互相间具体应如何对应,却各有不同的看法。斯克里亚宾认为,随着升降号的增多,光的频率也越来越增高,而波长则越来越短,从而色彩从红色一端向紫色那端移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对应方法不同:五度相生的前五个音 C,G,D,A,E,全是亮色,其后成为暗色,到 bE、bB 时最暗,直到 F 才恢复到稍亮的颜色。也有些人把音色与颜色相对应。比如,认为长笛对应银白色、蓝色,单簧管是玫瑰色调,响亮的小号给以红色的鲜亮感,而音色浑厚的大提琴则给人以棕色。斯克里亚宾将色与声对应后这样写道:需要光对位法,光有自己的曲,则声也有自己的曲调,假入曲调可以从声开始,却以光继续,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啊,俨然又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声光对应表

调性 里姆斯基 斯克里亚宾
     
C 大
G 大 棕、金色 橙、玫瑰色
D 大 黄、明朗地 黄、辉煌

A 大 玫瑰色、明朗 绿
E 大 蓝宝石般的色彩 湛蓝
B 大 铁青、暗 同上
F 大 灰、绿 湛蓝
D 大 暗淡
A 大 暗紫色 紫红
E 大 黑、沉闷 铁色、有光泽
B 大 同上 同上
F 大 同上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激光技术来完成色彩音乐,使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欣赏光的颜色与亮度的不断变化,得到一种特殊的艺术享受。这种色彩音乐如今在中国已到处可见,特别是在歌舞厅中。遗憾的是,它们中绝大多数并没有依赖于光与声的自然关系,以至于让人耳乱、眼乱、心也乱。这倒真像老子说的那祥,五色使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现在已有一些人在进行新的光、声关系的研究。如有人曾根据音调色彩同构对应原理研制了音调色彩同构,其中仿照十二平均律,建立了十二平均色序列,序列从红到紫红,十二个色彩的乐频与十二平均律的音频一样,是等比序列,音的和弦也与色的配置相应,尽管这还是一种尝试,但对它的研究会对听觉和视觉的相通和相异,音乐与美术的联系和区分,以及艺术欣赏中视觉应遵从什么规律等许多问题的研究有所促进,而最终是使人对生命科学的探讨,大大前进一步。但在今天,如何遵从人“统觉”的自然规律,真正作到光、声和谐,混然一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彩色音乐初探》,吴沏,见《全国首届音乐物理与音乐心理研讨会论文集》,1991。

为您推荐

音乐欣赏是一门依赖于听觉感官进行审美实践活动的艺术

   音乐欣赏有别于依赖于视觉艺术的绘画,也有别于依赖于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它是一门纯粹依靠听觉的艺术。首先,音乐欣赏需要具有一定的听觉能力的欣赏者才能进行这一活动,不仅是要具有一定的分辨音高、音色、音强等基..

听觉与音乐记忆的分析

  (一)自我演奏时音响的差异分析   学习钢琴,要学会倾听和分析自己弹奏的声音。如果机械消极地等待手指弹钢琴的声音,易形成被动的听觉记忆。听觉记忆停留于记忆表面,当环境和钢琴改变时,听觉记忆不能适应声音,就容易出..

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必要性

  在钢琴艺术教学中,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对音高、节拍等的听辨能力,就必须要依赖于学生的听觉能力。音乐的听觉是指在音乐活动中,人们脑皮层产生的一种音乐心理现象,是大脑逐渐积累音乐记忆的..

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

融合听觉和视觉的感受

   计算机接收到了作曲家的信号之后,能够及时地将信息转化成为声音信号,作曲家就可以通过耳机或者是音箱进行歌曲的感知。计算机会将这些声音信号呈现在音序器软件界面中,显示和音响一致的多种图形,有MIDI事件表、多轨..

提高学生听觉素养能力的培训建议

  (一)提高对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   要创新研究,首先要改变观念,以前忽视学生的听觉素养等基本技能的观念要彻底改变。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专业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在音乐方面拥有成..

听觉素养培养研究的意义

  对于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听觉素养能力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重要的工具。对于从事音乐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探索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具有实效性的听觉素养培训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