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词义而言,只要两个人以上同时唱歌就应该叫作合唱。可是作为一种体裁,“合唱”有明确的特定概念。它的形式是由一个集体(一般为数十人)来演唱,分为若干个声部,每个声部所唱的曲调各不相同。所谓二部合唱、四部合唱,就是指合唱曲中包含的声部数目。如果只有一个声部,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唱同一个旋律,那就不是合唱,而应该称作“齐唱”了。合唱分为“同声”和“混声”两类,比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都是同声合唱,同时有男声和女声参加就是混声合唱。最常见的形式是混声四部合唱,原因是它既富有表现力,又比较容易组织和排练。
合唱一般都是有伴奏的,“无伴奏合唱”是一种专门的形式,纯净、和谐的人声胜过世上的任何乐器,常常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重唱与合唱的不同之处是每个声部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组。最常见的形式是二重唱、三重唱和四重唱,既有同声、也有混声。在一些歌剧中,我们还会听到六重唱、七重唱,甚至更多的声部交织在一起。
为您推荐
合唱作为一种艺术,标志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指挥课也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指挥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处处都能用得到的,指挥能力是音乐教师必备的音乐..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那里的壮族民歌特别发达,无论男女,从四五岁就开始学唱山歌,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
——清唱剧《四季》选曲 海顿 【作者简介】 海顿 (Haydn、Joseph 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者.诞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村.家境贫寒,父母酷爱音乐,海顿在家庭和乡里..
(徐志摩词) 赵元任 [作者简介] 徐志摩 (1896—1931) 现代诗人、教授.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从小即被家庭送去杭州读中学,接受新式教育,后入上海沪江大学及天津北洋大学,19..
(光未然词) 冼星海 [作者简介] 冼星海 (1905—1945)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父亲早逝,幼年依靠祖父生活,祖父病逝后,随母去南洋,靠母亲佣工收入维持生活...
(金帆词) 瞿希贤 [作者简介] 瞿希贤 (1919—) 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37 年到抗日后方,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她写歌、教歌、用歌声积极宣传抗日.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