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地讲,宣叙调可以称为“说唱”,它是将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加以音乐化的、夸张的处理而形成的一种歌唱形式,因此曾经译成“朗诵调”。十七世纪上叶,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这些戏剧性的音乐形式相继登上欧洲舞台,长于叙事的宣叙调随之进入了全盛时期;它或是剧中的对话、或是独白,起到叙述情节、介绍人物的作用,很快就成了最重要的声乐体裁之一。实际上,早期的歌剧主要就是由宣叙调构成的。
咏叹调(aria)的词义就是“曲调”。它是在十七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因此,它在各方面都与宣叙调形成对比。其特点是富于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则有时几乎没有伴奏,有时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相形之下,宣叙调的结构十分松散。此外,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还经常给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挥高难度的演唱技巧。所以,几乎所有的著名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咏叹调的类型很多,比如曲调华丽而技术艰深的“炫技咏叹调”、向宣叙调靠拢的“说白式咏叹调”、篇幅较小而简易的“小咏叹调”、专为音乐会(而不是戏剧性作品)写作的“音乐会咏叹调”等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