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李龟年

李延年和李龟年的名字,听起来像是一对兄弟,实则他们之间并无瓜葛,李延年是汉武帝时的协律都尉,而李龟年则是唐玄宗时著名的宫廷乐师。

据《汉书·佞幸传》记载:李延年出身艺术之家,父母兄弟都从事艺术工作(“故倡也”),李延年犯了法,受到法律处分而成了一名阉人,被发配到宫中管理猎犬。由于他具有艺术的天赋,善于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汉武帝很喜欢他。可以说李延年是两千年前著名的阉人歌唱家。他还擅长作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他的哥哥武将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他的妹妹——娇弱多姿的李夫人,因为能歌善舞,成为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所以,李氏一家在汉武帝时代是十分显赫的。李夫人死后,他们一家渐遭厄运。因哥哥投降匈奴,弟弟“奸乱后宫”,全家被处死。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李延年只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李龟年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音乐家,他擅长唱歌,又会演奏咸篥、羯鼓、琵琶等多种乐器。唐玄宗的弟弟歧王李范,风流儒雅,很喜欢音乐,家中常常是诗人、音乐家高朋满座。有一次,李龟年也应邀到歧王府中作客。客人到达之后,家伎们开始演奏音乐,乐声刚起,李龟年立即说:“这是秦音的慢板。”隔了一会儿,他又说:“现在正演奏楚音的流水板。”懂得音乐的歧王在一旁点头称是。音乐结束后,歧王为了表示对李龟年的敬重,特地赠以“破红绡、蟾酥纱”这样一些珍贵的丝织品。李龟年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他放下这些东西,径自掀起隔开宾客与乐人的帷幕,把擅长弹奏秦音的乐人沈妍手中的琵琶拿了过来,尽情地拨弄起来,看起来他喜爱音乐已经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大约歧王李范也不会怪罪他,因为歧王向来对音乐家是十分尊重的。

“安史之乱”后,唐宫中的乐人四处逃散,流落异乡。李龟年也流落到了民间,安史之乱过后约十年,杜甫在湖南潭州遇到了李龟年,那时他们的年纪都已不轻。故人相聚,自然是感慨万分,杜甫因此即席赋诗一首: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值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在湘中飘泊的年代,当然仍然是以他的本行音乐来换取衣食。有一次,他在湘中采访使的宴会上唱歌,第一首唱的是王维的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二首他仍然唱的是王维的诗:

清风明月苦相思,

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

归雁来时数附书。

李龟年对王维的诗可能有偏爱,但更使他难忘的,这两支曲子是他们在明皇时代常常演唱的。他唱起这些曲子,不仅勾动了自己的兴亡之痛与个人的无限愁思,也深深地打动了听众,使他们对大唐盛世——开元、天宝年间的种种繁荣有着无穷的回味与眷恋。
李龟年在唱完这些歌曲后,忽然觉得心头剧痛、头昏眼花,不禁昏倒在地。四天以后他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对家人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二位妃子令我教他们的侍女兰苕唱祓禊歌(一种超度亡灵的歌),教了四天,他们就让我回来了。”于是,有好事者就在李龟年昏倒的地方建了一座“二妃庙”以示纪念。

看起来李龟年对唐明皇的感情很深,是一位忠实于唐王朝的乐工,这自然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思想的束缚,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他和唐明皇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都是真正的音乐家,是“知音”。

为您推荐

桓谭与《琴道篇》

桓谭是东汉时代的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深研五经,精通训诂文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常与当时的名儒刘向、刘歆、扬雄等人在一起切磋学问。当时的儒者,大抵琴、棋、书、画都要..

来莺儿

东汉末年,首都洛阳有一位名气很大的歌女,名叫来莺儿。她生性高傲,尽管经常出入于歌舞场中,却能够矜持自重,对多少王孙公子的眷顾都置之不理。后来,董卓的乱军烧毁了洛阳..

“曲有误,周郎顾”

说起周郎,凡是懂得历史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就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将周瑜,字公瑾。相传他长得很秀气,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威武军人,二十四岁时即被孙..

“酒狂”与“青、白眼”

嵇康死而《广陵散》绝

魏晋之际的嵇康才学出众,是著名的文人和音乐家,在当时的知识界、舆论界有极大的影响。嵇康是出色的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他的《琴赋》和《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

“金谷园”中的奇葩

晋代的大富豪石崇的豪华宅第名叫“金谷园”,金谷园自然是极尽奢华,供他享乐的,其中当然也缺少不了歌舞音乐。石崇所蓄的歌舞伎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绿珠了,仅次于绿珠的出色女..

绿珠女

石崇家另有一位佼佼者名叫绿珠,据说她美丽非凡,而且又善吹笛,长于歌舞。她最善于表演的是《昭君舞》,即王昭君远嫁和番的故事。石崇用了三斛珍珠将她买到家中,供自己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