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整理文化资源,把握优势找准定位
文化资源是构建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构建中原文化品牌首先应深入分析中原文化的特色、文化内涵,把握品牌培育的优势和重点领域,找准比较优势和着力方向,借“势”发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原地区承载的厚重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内容和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为中原文化品牌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梳理这些文化资源时,应把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作为目标和追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调动社科理论界、文学艺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沿着中原文化的总体脉络和发展轨迹,在坚守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和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分析、归纳、整合出最能体现中原历史、民俗、文学、宗教等领域精神特质和现实价值的表现元素,为中原优秀文化品牌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2.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整合资源集聚发展
构建优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要创新文化品牌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创新文化品牌的传播手段,多选择那些具有人类共同性,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并接受的优秀文化内涵,用新颖独特的视角来阐释,用东西文化的共同点来表达,激发中原文化品牌新的活力,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感受到强烈的中原文化气息。
构建优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改革发展。要加快中原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信息、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增强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国有文化产业和民营文化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并举,实施项目带动、规模化集团化集聚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中原文化品牌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质的知名文化品牌。
构建优秀中原文化品牌,需要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坚持重点文化品牌项目化,以项目融通资金、集聚人才、引进技术、做大增量。用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三种方式,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四方力量,加强文化品牌在艺术形式、内容以及文化业态等方面的创新,着力提升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打造出更成熟有效,更容易被人民群众和海外友人接受的中原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视野加强推介
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支撑。各级相关部门要深入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精神,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同配合和互动合作,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舆论环境等方面为构建优秀文化品牌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扶持,为中原优秀文化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构建优秀的文化品牌,需要国际的视野来提升。文化品牌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文化品牌,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成为博弈中的强者。构建中原优秀文化品牌,应秉持国际化的标准,拥有国际化的视野,遵守国际化的规范,在民族文化品牌与世界文化品牌的交流竞争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着力前瞻性、引领性、互补性文化元素的互通互融,力求谋得更深、站得更高、做得更好。
构建优秀的文化品牌,需要强力的宣传推介来保障。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社交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兴传播渠道,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大力宣传文化品牌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重点阐释和宣传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可以借助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重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加大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推介力度,提升中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以积极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支持相关企业与国际知名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开展合作,建立多元盈利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带动相关企业不断成长,推动中原文化走出河南、走到全国、走向世界。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