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主流音乐文化,发展地方音乐特色

  社区音乐工作涉及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传承主流音乐文化,二是发展地方音乐特色。前者可以理解在我国音乐产业体制中,占据支配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传播引导作用的经典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而后者主要是指,主流音乐种类项下的小众音乐形式,其突出特点为与地方经济生产、居民生活特点紧密结合,通常反映社会生产与实践活动的某个方面,多以口头传唱为主要音乐传播形式。社区音乐工作的开展,应当围绕以上两个层面的文化内容,促进二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加速主流音乐文化与民俗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县级地方文化馆音乐工作中,发现农民群众除了愿意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去学习音乐、学习歌唱表演之外,也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对音乐形式的影响,欢迎歌唱剧团、广播影视和网络传播等主流音乐文化,在接收主流音乐文化的过程中,用地方音乐的创作形式、表演乐器,去演绎主流音乐作品,促进了二者的融合、转化。笔者在继续鼓励农民群众写作、演唱民歌的条件下,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亲身参与民歌创作过程,了解当地农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习惯,将群众百姓喜欢的事物、活动场景加入到歌曲内容中。而在社区音乐工作中,也可以沿用地方音乐的创作、演唱形式,在继续组织社区居民进行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社区居民去寻找、发现自身喜欢的音乐演唱、演奏和其他表现形式,以对话交流,组织音乐知识讲座,开办音乐歌唱、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相关教授课程,不断开发社区居民隐藏的音乐天赋、音乐才华,培养社区居民对音乐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兴趣爱好。

  在社区音乐工作中,及时为居民群众介绍主流音乐文化的新发展,讲述地方音乐的最新资讯,引导地方社区音乐在保留、发展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也不断学习、接收主流音乐文化和其他小众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