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件很难的事,如果想唱出动听的歌曲更是难上加难,只有懂得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才对歌唱有帮助。
(一)姿势
歌唱的姿势对发声尤为重要。首先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正确的方法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头的动作要与旋律相反,越高头略低,声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因此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第一步。
(二)气息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是进行歌唱的基础,歌唱标准的深呼吸是将所有的气息,在吸的时候沉在丹田,会感觉到腹部有胀满的感觉,然后再尽量的以最慢的速度呼出来,演唱中强、弱、快、慢、欢乐和悲伤、幽默和愤怒等音乐和情绪的变化,与气息的正确运用和控制分不开,没有控制气息的正确方法和能力,就不能科学地发声,就无法唱好歌,好似小提琴没有弓子就无法演奏出美妙的声音一样。这便是正确运用气息的重要性。
(三)发音
歌唱是由呼吸、发声、共鸣三部分构成,而且还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三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让喉咙打开,使声音不受压制、不受干扰,很自由的出入,打开鼻腔、进入头腔,自由地振动起到共鸣。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鸣效果。
(四)咬字
汉字的字音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构成的,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还为了实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的目的。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声母)而言,即把字头的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因此,演唱者应该养成良好的咬字习惯,这是完整表达声乐作品内容和情感的一个必要环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