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学实践,反思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1.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推动良好情绪的发展

  如,在音乐游戏《拔萝卜》中,教师先有感情地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再以夸张的语调分别模仿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和小老鼠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就能很快地感染幼儿,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唱歌教学活动中以传统教唱为主的方法改变为以理解、感受、表演、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活动《我是棉花糖》,教师首先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了解棉花糖的特征,接着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棉花糖,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学各种小动物动作,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小动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想出了许多动作来创造性地表现,通过学歌曲的全过程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3.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刚开始集体生活的幼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游戏的目的性不强,而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如,音乐游戏《找朋友》,开始时个别幼儿比较腼腆、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缺乏兴趣,但看到同伴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这么开心,也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幼儿搭一列朋友火车,在老师的帮助下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在愉快反复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集体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4.培养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

  在音乐游戏中,如果游戏者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例如,《找小猫》需要数目相对稳定的人数和听音乐指令做动作,如果游戏者不按规则闭上眼睛或指令未发出就抢占位置,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而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幼儿能顺从游戏规则而约束自己,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有效矫正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经过实践发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有效缩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时间,使幼儿情绪愉快,性格活泼。同时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的乳汁哺育着幼儿活泼愉快地成长,让幼儿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中感受人生的快乐!





为您推荐

空间位置的“退位”策略―碰撞幼儿

  在音乐集体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教师喜欢站在活动室的正中间。因此,笔者建议教师的位置“退一退”,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狮王进行曲”,第一遍聆听音乐时,教师就坐在活动室的正中间,随..

体验活动由感性起步,重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具有非概念性和无形性的特征。音乐作品通过人的感觉和感性心理活动,唤起个体的通感记忆、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遵循“体验为先”的原则,学生应早早地参与音乐通感..

提问语言的“退位”策略―倾听幼儿

  “退位”提问是教师提问在难度性、具体性和针对性方面的一种变化过程。在音乐集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营造倾听的氛围,关注幼儿的表达,让幼儿的表达往前靠一靠,教师的语言往后退一退。例如,歌唱活动“小篱笆”,活动之..

体验活动由外向?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的“听”

  然而若只是提供安静的场所和适宜的素材,而没有一定的指导,恐怕还只是浅尝辄止,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的作用此时就显得犹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倾听情况做以下的工作:   1.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

挑选幼儿喜爱的乐曲“听”

  提供给孩子听的曲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歌曲和乐曲。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有歌词的曲子他们容易听得懂,因为歌词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比如《新年好》、《找朋友》、《摇篮曲》,这些歌曲通俗易懂,歌词也比..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