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推动良好情绪的发展
如,在音乐游戏《拔萝卜》中,教师先有感情地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再以夸张的语调分别模仿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猫和小老鼠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就能很快地感染幼儿,调动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唱歌教学活动中以传统教唱为主的方法改变为以理解、感受、表演、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活动《我是棉花糖》,教师首先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了解棉花糖的特征,接着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棉花糖,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然后学各种小动物动作,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小动物,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想出了许多动作来创造性地表现,通过学歌曲的全过程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3.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刚开始集体生活的幼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游戏的目的性不强,而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如,音乐游戏《找朋友》,开始时个别幼儿比较腼腆、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缺乏兴趣,但看到同伴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这么开心,也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幼儿搭一列朋友火车,在老师的帮助下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在愉快反复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集体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4.培养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
在音乐游戏中,如果游戏者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例如,《找小猫》需要数目相对稳定的人数和听音乐指令做动作,如果游戏者不按规则闭上眼睛或指令未发出就抢占位置,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而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幼儿能顺从游戏规则而约束自己,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有效矫正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经过实践发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有效缩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时间,使幼儿情绪愉快,性格活泼。同时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的乳汁哺育着幼儿活泼愉快地成长,让幼儿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中感受人生的快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