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课上,一般不需要学生演唱歌曲,但是需要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理解,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思考,这些问题不要过于专业,但可以提出一些诸如节奏、情感等表面的趣味问题,从而加大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力度。
比如在欣赏歌曲《牧童之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随后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这首歌是采用什么样的节奏进行演唱的,是全部快节奏,慢节奏还是快慢结合的节奏。2.歌曲主要表达了作者内心什么样的情感,你能否体会出来?3.你有没有见过牧童,牧童一边放羊一边干什么?4.能否跟随音乐的节拍敲打桌子?”教师提出这三个趣味问题,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们一边听歌曲,一边回答道:“整个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欢快的,因此节奏感很快。”“我能感受到整个音乐给我带来的欢快的情感。”“我见过牧童,牧童一般都是一边放牧一边在牛背上吹笛子,而且牧童一般都非常厉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这些问题一一回答出来,同时增强了勇气和活力,思维得到了提升,对这一音乐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自身表现力、鉴赏美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为您推荐
要让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音乐通感体验,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听的过程中,融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音乐通感体验。
“听”作为体验和表现音乐不可缺少的能..
在进行一首歌曲学习之前,学生会对这首歌产生兴趣,教师此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首歌所要表现的内容,对于歌曲表达的感情与歌曲的曲调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教师将内容分析透彻,学生才能理解歌曲感情,并且在演唱的时候更容易..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
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也是很好的做法,这样就能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聆听音乐而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
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我们都概括为“多媒体”,怎样更好的把多媒体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