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还有许多儿歌中包含着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如果教师能利用儿歌内容,启迪学生认识世界、感知自然,将会使幼儿的学习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教师在春天时,教给幼儿《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歌词大意是“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教师引导说:春天来了,小朋友们看一看、找一找,身边和公园有什么变化?有人说可以穿花裙子了;有人说公园的草地和柳树绿了;有人说小区里的迎春花开了;还有人说马路旁电线上有小燕子了……大家各抒己见,叙述着自己眼里的春天。最后,教师在表扬每个小朋友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和他们一起做总结:春天来了,气候变暖了,小朋友们可以脱掉笨重的棉衣穿漂亮的花裙子了;春天来了,柳树、小草绿了,迎春花、桃花、杏花开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来了,湖里的冰融化了,流动的湖水又有了倒影。通过歌词大意,幼儿对春天有了大体了解。教学活动延伸中,教师还结合儿歌《小燕子》的歌词讲解候鸟与留鸟的知识,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歌词讲解小青蛙的成长史,结合《一只青蛙,一条腿》的歌词讲解动物的习性,等等。这种让幼儿传唱耳熟能详的儿歌,通过让幼儿讨论,并辅之以教师对专题内容的讲解,可以很容易让幼儿理解歌词所表达和传递的科学知识,从而启迪幼儿的科学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