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介质,认识声音

  音乐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能延长幼儿的注意力时间。因此,将音乐引入科学教学,是幼儿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教师每次为幼儿唱歌或跳舞进行钢琴弹奏配乐时,幼儿都特别好奇,说钢琴内是不是住着一个“音乐精灵”,老师弹琴时双手一指挥,“音乐精灵”就能马上配合弹奏出动听的乐曲。为了让幼儿了解钢琴的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教师将琴盖打开支起,让幼儿在生活老师的陪同下分组站在板凳上观察。老师弹奏时,幼儿观察到琴锤敲击琴弦而发出了声音,再通过高、中、低不同音区的演奏,让幼儿体验高低不同的声音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同时,还让好奇的幼儿亲自触碰琴键,让其他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分别模仿高音、中音和低音,用动作来演一演,用语言来说一说。幼儿争先发言,有人说钢琴中的高音让他感觉很快乐;有人认为中音使人心情平和;有人觉得低音使人感觉心情不痛快。借着这个合适的教育契机,教师顺势进行品德教育的引导,幼儿纷纷说道: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像中音和高音一样的人,给别人带来宁静或快乐;不做像低音一样的人,让别人感觉压抑,给别人带来不愉快。这种利用实物给幼儿进行演示的方法,再加上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身体表演和用语言表达的全方位体验,符合幼儿审美感知的直观性、多样性和行动性特点。从幼儿跃跃欲试的动作和积极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次音乐和科学相结合的教学是成功的。

为您推荐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组成多个音乐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所长,使他们“各择其好,各享其乐,各得其趣,各尽其兴”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课外活动跳绳时,我在旁边放上录音机,放节奏明快的音..

引导幼儿利用单独的表演机会确立自信心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孩子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我们教师应该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

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化合唱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静态方式呈现的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离园前利用音乐韵律便于教师组织活动

  现在很多幼儿在家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所以比较任性,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感。每天下午快要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常常乱成一片,走动的、上厕所的、向窗外张望的、焦急等待父母的、坐不住的等等,使得教师难于管理和照看,更不用..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有声有形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案例:《嘎子嘎》是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融..

晨间活动利用音乐韵律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晨间活动,使幼儿的一日活动从一个美好的早晨开始,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锻炼手指肌肉,可以交流情感。这时,在晨间活动中加入音乐韵律,可以让幼儿肢体有节奏地运动。教师要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