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概述

  从中国音乐史学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文献法和考证法。而这两种研究方法就与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科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如中国音乐历时定性、定量研究,中国音乐史微观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时宏观研究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研究方法都是从其他学科,包括民族音乐学中获得的启示,从而逐渐发展出来。而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不会仅仅采取一种研究方法,而是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来使用。由于研究者对于音乐史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以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是必然的。而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要以某种或者某几种研究方法来整理并梳理其总思路,然后再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法”和“历时与共时法”,从而做到清晰的研究脉路,这也能够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优势体现出来。

  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它是音乐学门下的一种理论学科,该学科主要是研究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特征是在某一民族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基础之上,来探究该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在研究中可以通过该民族群体或者个体在创作、使用、传播和发展其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来深入考察和分析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以及有关音乐方面的艺术特征等。但是,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分析和研究民族音乐学,要想实现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进展,其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以在分析和研究民族音乐学的过程当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不同的,且其运用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上来说,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分别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目前对于其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应用还未形成一个定论。但是从其研究方法的大方向上来看,很多着作都将“田野工作法”和“历时与共时法”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其中“田野工作法”具体指的是到实地进行实际调查,而“历时与共时法”则具体指的是音乐事象的时间观念。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