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的参赛作品共有23100份,涉及我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参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音乐、信息技术等各个门类,授课年级主要为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参赛的400多份音乐微课,约占所有参赛作品的百分之二。文章将音乐微课进行分类整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课进行客观、系统地描述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的音乐微课正处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需要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并根据其类别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

为您推荐

赵季平音乐风格研究的论域宏构

  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要想从风格的视角做出创新型的研究突破,笔者综合考量后认为可从如下几点进行尝试:   其一,对赵季平风格形成发展的内、外基因予以理论解析,从“风格”概念的解析入手,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辨析,结..

赵季平音乐风格研究的方法突破

  学术研究也要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在既有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风格研究,其继承之处在于按照历史学的方法,从赵季平每部作品产生时的具体客观环境和主观心境的不同语境出发,对其音乐风格的发展变化进行阶段性的..

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引发的思考

  赵季平是从民族民间音乐发掘创作素材从而成为最具“中国气派”的代表性作曲家[1]。他的作品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孔子》等电影音乐中的秦地、..

研究背景

加强对中国音乐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要实现音乐学的创新,当代音乐学者有必要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又是相较短暂的,对于我们来说,音乐学应当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音乐学探索的..

继往开来,创新音乐学研究领域

  在世界音乐艺术大放异彩的时候,中国的音乐学却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此后,中国音乐学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之前的空白却仍需要我们去填补。因此,在未来的音乐学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弥补这些空白,才能更丰..

博古通今,吸收中国古代音乐学优秀研究成果

  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历经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洗礼,散发着历史的沉香,接触中国音乐后,每个聆听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厚重。我们要学习中国音乐,就需要我们去追溯它的源头,从中国古典音乐的书籍中寻找它的本真。中国人民擅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