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的表演美,引领学生探究行动

  音乐是一门以表演为基础的学科,音乐探究离不开表演。音乐表演美就是指音乐表演过程中产生的美感。它包括表演的创造性,动作设计的新颖性,以及表演过程中的艺术性诸因素。从美感效应来说,音乐表演的巧妙和巨大成功,带给表演者的审美愉快不亚于完成了一件艺术杰作。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音乐探究,就应好好挖掘表演之美,成功地利用表演这一法宝。

  案例三:让美丽玩转在帽子里

  新课的内容是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军民团结一家亲》,上课铃响过,我刚准备开始上课,突然,一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李一凡在丢帽子”!我一看,李一凡同学正把抛在空中的帽子往桌子底下藏,我叫他把帽子给我,同时我和同学们说:“李一凡不是想玩帽子,而是他想给你们看一个有趣的帽子舞蹈”。我赶紧播放了杰克逊的帽子舞。精彩的现代舞一下子把学生的思路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一个小小课堂意外变成了一堂新课引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开始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我接着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帽子,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请同学们看看这段舞蹈说说表达了什么情感?”接着我就播放舞剧片段《军民团结一家亲》,同学带着好奇,开始了又一轮的音乐探究。在课堂拓展环节,我又让学生用李一凡的帽子自己创编舞蹈,同学们把帽子玩的跟篮球一样,配上音乐还真有点现代舞的感觉。

  美就在身边,把一个课堂的意外变成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使静态的知识变化成为动态的音乐现象。让学生发现美,同时鼓励学生产生表演探究的兴趣。其实同学们都热爱表演。表演是大家喜欢的课堂节目之一,每堂课,我就尽可能的根据课本内容设置相应的表演节目,让学生参与演出。在学生参与表演前,我都布置表演活动手册,明确表演目的和表演步骤,鼓励学生对表演活动手册上的内容进行改进,让学生体验一下自己设计表演的美妙感觉。

  案例四:让美丽呈现在学生的表演里

  初一年级的《游击队歌》一课中,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表演任务――游击队员送情报。演员分皇军和游击队员。台词和剧情、人物化妆由各组自己设计,现场PK.结果有学生配了鬼子进村的音乐,有拿扫把当枪使得,有用记号笔画胡子的,有赤脚上阵扮演游击队员的,皇军则口叼香烟、眼戴墨镜、怀揣手枪、边走路边晃肩……所有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很热烈,在同学们的表演中,大家都笑翻了腰。结束时我引导他们再一次唱起《游击队歌》,所有的同学都能准确的把握歌曲风格,唱得很投入,很有味道。

  表演是一个学生体验音乐情绪的过程,也是音乐探究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获得惊喜,获得快乐,体验成功。课堂教学中,表演实现了知识由静态变动感,学生在不断感受表演美的同时,会更加乐于学音乐、探究音乐,使音乐探究变得更加有趣、更有魔力!

  总之,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美,培养学生音乐探究精神,让学生在音乐的美感中,学会音乐探究的方法,实现我们的音乐教学轻松、快乐、有效,使音乐课堂更有乐趣和内涵。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地戏的表演与唱腔

   和其它戏曲一样,程式化、虚拟化动作也是地戏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三五步千山万水,七八人万马千军”之类的写意手法在地戏演出中比比皆是。正戏只跳一个唱本。一个地戏唱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如说唱话本一样,故..

地戏表演前后的仪式

   据调查,与地戏相关的仪式主要有两个:开箱和扫场。开箱仪式在每年跳地戏的第一天(一般是正月初一或初二) 举行。届时先将唱戏用的乐器(有的戏班用一鼓一钹一锣,有的戏班只用一鼓一锣)和装有地戏脸子(地戏面具通常称为脸..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1、注重个人主观情感体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文化结构、艺术欣赏观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曲家们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