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音乐专业基础技能教育。对于音乐专业的中专学生来说,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其专业基础技能的教育,特别是对刚进入音乐专业的新生,这一点尤为重要。比如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安排其参与构唱、模唱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乐理知识对中专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视唱练耳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分阶段培养”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对于音乐专业技能掌握较好,具有良好的音乐基础的中专生,可以选择性的让其尝试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对于少数视唱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多让其学习基础性知识,培养其视唱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视唱练耳活动,以此提高中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明确视唱练耳课程定位,加强课程融合。中专学校应该明确音乐专业中专生学习视唱练耳课的目的,进而明确培养方向,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的提高。一方面,在课程的选择、技能的培训以及课程模式等环节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视唱练耳课与音乐专业知识的融合,要能够达到促进中专生音乐基础能力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授视唱练耳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该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的融合。基于视唱练耳课的双重特性,将其与其他课程想贯通,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并且,通过课程的融合,能够让不同特长的中专学生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发现自身的需求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热爱逐渐增加。
3、改进视唱练耳课的教学方式。中专学校培养学生视唱练耳课学习兴趣需要改进教学方式,通过采用适合音乐专业中专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首先,应结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目的进行改进课程教学方式。视唱练耳课能够培养学生听、看、动的能力,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其次,应注意对音乐整体教学的把握,将各个音乐点进行关联,系统、全面的进行训练。音乐作品是由多元素组成,不能将其孤立。通过整体把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综合分析、评价音乐作品。最后,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科学的音乐学习、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在视唱练耳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知识迁移的培养,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课程学习兴趣。
4、改进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内容。中专学校培养学生视唱练耳课学习兴趣除了需要改进教学方式外还应注意改进教学内容。首先,必须以中专学生的基础为依据,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中专学校音乐专业学生一般音乐基础不扎实,如果课程内容较难,学生学起来十分困难,便会降低其学习课程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排斥课程的情况。其次,课程应注重与民族音乐的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西洋音乐。学校应该协调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关系,不仅要教学生熟悉西方音乐的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民族音乐的音乐语言。再次,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现代音乐内容的表达。通过不断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视唱练耳课的重要性,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