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之所以能够取得大红大紫的成功,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就在于它较好的运用了受众理论。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郎朗上口的歌词
从歌曲的名称来看,《小苹果》这首作品的歌名比较简单和大众化。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水果,这样就能深刻的记忆。再看歌词,这首作品的第一句歌词:“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一开始就描绘出了在爱情中全心全意付出、苦心经营的一方,最终得到了甜美的爱的结果,充满了美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摘下星星送给你,拽下月亮送给你,让太阳每天为你升起”,描述的是浓蜜的爱情誓言。“变成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你,把我一切都献给你只要你欢喜”,表达出愿意为了爱情自我牺牲的誓言。“你让我每个明天都变得有意义,生命虽短爱你永远不离不弃! ”,又是极为真切的告白。
《小苹果》的歌词主要讲述了在爱情的奉献精神与对爱人的赞美,通俗易懂,吻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想象与心理期望。全曲的歌词句句押韵、简单易学、朗朗上口,歌词全在节奏的律动点之上,因此不难明白为什么这首曲子有这么高的传唱率了。歌曲的第三段歌词:“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是歌曲的副歌部分,这段歌词一直在重复,不断加深听者的记忆。在歌曲的结尾部分,连续的五个“火火火火火” ,更是将整首歌曲的主题推向了顶峰,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2、动感十足的旋律
旋律线条简单明朗,起伏不大,多以相同音的反复音型持续,也是被大众所熟知和传唱又一原因。从曲式学上看,全曲为ABC三段无再现结构,有层层递进的推动性,使作品充满煽动性和感召力。歌曲的 A 段为前 8 小节 ,节奏型为4/4 拍,为“强、弱、次强、弱”的基本节奏,律动感强,极易吸引听者的律动与注意力。此外,A 段音高跳跃不大,因此大众特别容易演唱。B 段是 A 段的发展部分,音高范围上升了一个大二度,也有了一些简单的音调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强、弱、次强、弱”这一节奏型 。在 B 段的末尾,作者以四拍强力度节奏的口号替代音高,从而加深歌曲的气势及恢弘感,引出歌曲的副歌部分,也是结尾部分。C 段是整首歌曲的重点也是记忆点,是这首歌曲最受大众传唱的部分 。从音高上来看,跳跃性更大,旋律感更强,节奏的创作也更加恢弘,与前段形成对比,再加上最后的重复部分,更加表现出歌曲的热情及张力。
3、轻松幽默的风格
《小苹果》的词曲作者是王太利。作为一个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老男孩”,他深受上世纪风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音乐的影响,“迪斯科”音乐具有典型的强劲有力的4/4 拍,而且歌词通俗易懂,这也正是 《小苹果》的主要特点所在。“迪斯科”兴起于上世纪 70 年代,是一种旋律简单、节拍强劲的流行舞曲。在歌曲 《小苹果》中,从歌曲的旋律到动感的伴奏处处都充满着 “迪斯科”的复古元素,正是这些元素的存在,悄然唤醒了人们对过往年代的怀恋,引起了广泛共鸣。对于 60 后、70 说, “迪斯科”是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听到这样的音乐,潜意识中就不觉回到了那个年少无知的青葱岁月,仿佛重获青春活力;对于 80 后、90 后来说,正值年轻的他们正是乐于释放自我,彰显个性的年纪,又怎能抵挡这种音乐的派对狂欢。在“迪斯科”的舞曲中,人们往往会沉浸在其强烈的节奏和旋律的包围中忘记自我,自由舞蹈,并根据歌曲的节奏变化即兴扭动身体,随之摇摆。这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对压力的释放,宣泄苦闷和对喜悦狂欢的有效途径。因此, 《小苹果》“迪斯科”的复古风格充分抓住了大众的心理需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