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面说到了当代声乐技巧方法,这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形成科学的发声方法。传统唱论中关于运气吐字、起调行腔的论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歌唱技巧都体现演唱中技巧的高度重视。娴熟的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演唱技巧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如果没有艺术表现,演唱技巧也就没有它自身的存在价值。
就拿我自己对《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歌曲的演唱来说,虽说这首歌没有什么特别高的音,但是对笔者本身而言,在唱例如“i”“an”“ie”等这种闭口音、窄母音时,如果掌握的太好,声音总会有挤着唱的感觉,中低声区还比较扎实,特别实在高声区有时候还会出现类似“拉警报”的声音。
所以歌曲中这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一个从c1―g2上行的音乐走向,根据歌词意思和旋律音高来看,情绪力度应该是渐强“”,虽然音不算高,但是它的音乐跨度大,音乐形象要表达的情感高潮要强烈突出,也符合音乐处理和词意。但有时由于歌唱能力的原因,在最后一个也就是最高音的窄母音“水”字就唱的用力、声音卡挤,声音出来的就不好听,这样一来这一句要突出的感情爆发点就凸显不出来,达不到音乐的效果和感情的深刻处理,更达不到这首歌的美感!然而,光注意艺术表现,不注重技巧,也是不可取的,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光想着要表现古诗词的韵味和情感强弱的处理,声音虚、没有搭气,该打开的腔体没有做到,着样唱出来的声音没有支撑、不够饱满、字不正腔不圆,在没有话筒的情况下声音也是传不远的,这样一来想要唱好这首歌更是困难的。所以说,技巧是艺术表现的手段,只有两者完美的统一,才能达到 “声情并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