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音乐作品的制作如生产线一般,从作品的设计到成品的过程,由一个制作系统就可完成。传统音乐制作需要有作曲、演奏和录制三个部分。乐队按照作者要求,分析乐器的特点及混合原理,写出总谱,再进行演奏录制。这种音乐制作方法将音乐完成后无法更改调整。MIDI系统制作是指运用一个系统来实现所有环节,即作曲、演奏和制作流程。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可以由一人来独立完成,演奏和作曲基本上同步完成的;接下来是具体制作的环节,运用多种手段和功能来完成,所以有“三分写作,七分制作”的说法。
(一)硬件配置设置
采购硬件很容易,配置的标准也是通用的。硬件间的搭配有多种方法,价格也在几千到几百万不等,但器材的价格和电脑音乐的质量不是呈正比的。硬件是创作必备的辅助手段,创作的思想才是最为重要的。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需要多种设备构成,调音台、、声像、采样器、监听、降噪器、混响器、延时器等,是根据实际需要才将这些单个且独立的设备组合起来使用。此外,已经完成的音乐也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在加工,可以达到更好的 效果。电子音乐制作系统不局限于普通的声音环境,可以依照灵感要求随心设计,可以不与现实场合是否相适应。
(二)音乐空间感
欣赏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是可以感受到所参与的乐器和音乐所塑造的立体位置,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实操中,需要用声像参数来控制横向定位,即制作过程中设置参数就可以了。在某些音乐软件中以图片图形的方式出现可能会更为直观,在合成器中就是以数字方式出现在音序器上。音乐的纵向定位一般是声音音量越大,声音就越清晰。声音与人的距离越远,音量就更小,声音就更模糊。所以制作音乐是可以根据乐器的混响时间来设定声位等,经过不同的处理效果,可以模拟出音乐空间来。
(三)混响效果
混响效果的处理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参数。就音乐混响的比例而言,电脑音乐系统在模拟真人乐队时,混响比例可以有局部和整体之分。设想乐队处在一个声场环境里,如教堂、房间等,就指选择一种混响方式来追求真实性。电脑音乐作品是创作者依靠自身的想象来完成音乐作品。由此会因为创作者不同有不同的个性特色。若混响比例是局部的话,模仿一个真实的环境或任何环境的效果,乐器和声部都必须有自身独立的声音定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