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长历程的情绪发展

  不同的音乐代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表现形式影响人的不同情绪,情绪的体验除了与对作品的风格特征有关外,还有人的年龄及认知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

  1.婴幼儿时期

  婴儿虽然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表达也较为单一,但是音乐可以刺激婴儿的生理反应,聆听不同的音乐婴儿所表现的情绪也有所差异。例如:在婴儿哭闹时播放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婴儿立刻会停止哭闹,瞪大眼睛好奇的聆听,一会儿便会忘记哭闹跟随轻盈的节奏手舞足蹈。在婴儿不肯睡觉的时候,播放莫扎特的《摇篮曲》,优美的旋律会使婴儿立即安静下来,渐渐的进入睡眠状态。而如果给婴儿播放怪诞的音乐旋律,他便会产生害怕的情绪,哇哇大哭。

  进入幼儿阶段,基本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逐渐变得丰富。学前儿童分辨表情的能力也逐渐加强,他们可以正确的区分开心、伤心、恐惧、愤怒等面部表情。对于声调、语言的情绪识别度也逐渐增强。而且会表现出尴尬、羞愧、骄傲等自我意识的情绪。例如在播放学前儿童必学曲目《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们便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并且会表现出一种自豪的表情。

  2.学龄儿童时期

  学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基本情绪的变化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情绪与情绪表现。随着知识的增多,学前儿童区分心理表征和外部行为认知能力也在逐渐发展。而且处在学龄期的儿童,情绪的表达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也是非常显着的。例如,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学生在面向国旗唱国歌时都会表现的异常严肃,这是学龄儿童知道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而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3.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与身体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和学业的逐渐繁重,青少年的消极情绪逐渐增多,容易出现抑郁、烦恼、孤独等情绪。儿歌、轻音乐等不再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流行歌曲、重金属音乐则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情绪。例如SHE的《不想长大》会唤起他们对童年的留恋;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会让他们学会坚忍;周杰伦的《星晴》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懵懂。

为您推荐

利用教学实践,反思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1.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推动良好情绪的发展   如,在音乐游戏《拔萝卜》中,教师先有感情地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再以夸张的..

数字音乐发展历程概述及网络传播

  (一)数字音乐的发展及其网络市场概况:   数字音乐从广义上说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完成的音乐作品,它不仅包括网络在线音乐、无线音乐等非物质形态的音乐,还包括CD、VCD等物质形态的音乐:狭义上的数字音乐。是指通过数..

音乐影响情绪分析

  (一)音乐诱发情绪的过程分析   音乐情绪中是不是含有一般情绪所包含的成分,其本质以及产生的反应是不是与平常的情绪相同。这是对音乐引发情绪变化的一些观点的不同。其中认为其属于一般情绪领域的研究者认为,音乐..

音乐情绪简述

音乐诱发情绪变化

  音乐影响情绪变化的理论,在相关研究领域内,最有代表性的是中介说和六个心理机制,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中介说   中介说是由Koneni提出的,他认为音乐可以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

情绪调节方法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表达从而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情绪调节主要包括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系统本身及各要素之间进行的协调和优化,对于情绪反..

音乐教学中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所传达的喜怒哀乐会感染人们的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及时的调节审美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努力使个体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感受力。   1.归因训练   个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