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让学生辨别歌曲的声乐体裁、唱法及乐曲结构。《玫瑰三愿》属于艺术歌曲、采用了美声唱法、乐曲结构为二段体。
(二)了解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简要概况。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艺术歌曲,其结构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经常采用诗歌为歌词,并注重与钢琴伴奏的互相配合。中国的艺术歌曲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当时国人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的步伐,艺术歌曲也和其他音乐体裁,逐渐走进国人的审美视野。早期近代的艺术歌曲有:萧友梅《问》、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我住长江头》、黄自《玫瑰三愿》等等。从创作来看,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三)进一步从“音乐本体”分析《玫瑰三愿》。歌词:《玫瑰三愿》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玫瑰花的自述,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伤,对社会中邪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弱者的同情。歌词带有女性性格特征。旋律、力度、速度:《玫瑰三愿》第一乐段(A乐段)是一个方整乐段,由2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有4小节,两个乐句曲调平稳,A乐段的旋律围绕在中音区、速度为“行板”(Andante)开始,力度处理是:p―mp―rit渐慢渐弱―atempo,整一个(A乐段)给人以抒情性浓的感觉。B乐段比A乐段情感有所加强,从谱面上看B乐段一开始就可以看到音乐表情术语pocoagitato的标记,意思是比A段“激动一点的”,力度的处理在这里是中强(mf),B乐段的音区与A乐段相比是向低音曲和高音区两端拉宽的,同时B乐段在旋律方面主要运用“音程的跳进”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在“红颜”到达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在这里的力度处理是全曲最强f,演唱者情绪以及音乐也得到最淋漓尽致地发挥,而紧接着的最后一句是以渐慢rit―回原速(atempo)到渐弱(pp)的处理,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调性:整首曲子以E大调为主调,在B乐段(也即是23-25小节)从E大调离调到它的关系小调#c小调,而在全曲的结束句,和声“主―属―主”的结构支持了主调E大调的调性回归,最后的钢琴伴奏的落音是在E大调的主和弦上,从而结束全曲。节拍节奏:整首曲子是6/8与9/8相结合,节奏以附点节奏为主(例如:引子的前两小节钢琴伴奏节奏型以及A乐段一开始的旋律,节奏型也是附点节奏)。织体:整首曲子的钢琴伴奏织体大多是采用了柱式和弦伴奏音型,还有少量的和弦分解伴奏音型(乐曲进入B乐段后,左手的伴奏织体为“和弦分解”)。
通过以上从“音乐本体”7个方面对《玫瑰三愿》的大致分析,我们也感受到了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从创作来看,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