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木偶唱腔、戏曲、音乐体系连缀独有风格

  高州木偶音乐至今还保留许多“原生态”的成分。唱腔与音乐的表演都是“原汁原味”的原始质朴的唱腔风格。长期以来,高州单人木偶唱腔里,乐器主要是用击乐锣鼓伴唱,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木偶腔”体系。几百年来能形成这样一个民间剧种,是较为罕见的,而木偶中班(2―6人)则采用乐队伴奏,乐手都是多面手的,吹打拉唱,样样兼顾,演出时忙得不亦乐乎。吹打乐以三吹乐器的大、小角(高、中、低音唢呐)为主,喉管、二胡、扬琴兼用之。木偶大班(10--30人以上)则在民族丝竹乐器基础上,领奏用高胡,其次有三弦、椰胡、月琴、秦琴、三弦、横箫、洞箫等。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受到“革命样板戏”的冲击,乐队增加了西洋乐器,电子琴、色土风、大提琴、单簧管等,打击乐也在民族击乐大锣、小锣、曲锣、大钹、小钹、木鱼、曲尺基础上增加了定音鼓、电子鼓等。

  高州木偶唱腔戏曲音乐属“板体”,兼有词赋小调式曲牌,唱法多样,分男、女声独唱,男女异声同调、同唱,男声用韵拉腔为“伊呀吓……”女声用驳尾为“呀吓”。(其实这里套用了“高州山歌”驳尾唱法)。男用真嗓唱,女则提高声音用假嗓唱,有时为了剧情需要男女声都可套用真假声结合唱,悲凄时,套用高州山歌《红泪怨》;喜庆欢乐时,套用高州山歌《丰收调》;劳动时,套用高州山歌《担柴歌》、《担盐歌》,唱到男女倾诉爱情时,套用高州山歌的《高州情歌》调来表露情意绵绵和爱意,这些都运用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木偶腔还可加上口技,遇千军万马出征时,模仿马嘶声、马啼声;遇(赶集)趁圩时,那人声鼎沸的声音都模仿得维纱维肖,生动精彩,令人叫绝。在音乐唱腔设计方面,有中板、慢板、快中板、慢中板、紧板、倒板、哭板、叹板等,低音时,委婉冗长;高音时,高亢激昂;拖腔时,起承转合,逗人有趣,与剧情贴切吻合得天衣无缝。例如《陈世美不认妻》中的“呀吓……呢个可恶??陈世美呀……该打(呀吓),真系慨打(呀吓……)该打!”这一连串的拖腔加衬词,再加上音乐衬托,很能打动观众心弦,观众加深印象,使剧情风趣横生,在激烈的锣鼓声中使观众乐不思返。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地戏的表演与唱腔

   和其它戏曲一样,程式化、虚拟化动作也是地戏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三五步千山万水,七八人万马千军”之类的写意手法在地戏演出中比比皆是。正戏只跳一个唱本。一个地戏唱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如说唱话本一样,故..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在音乐内容方面

  1、注重个人主观情感体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文化结构、艺术欣赏观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曲家们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