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声势活动,让幼儿自信学习

  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为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教师不会要求幼儿单纯学习技能,而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给予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教学中根据不同的特点,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声势训练中,幼儿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幼儿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幼儿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即使对音乐活动不是很感兴趣的幼儿,也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自信,也能各司其职,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这也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为您推荐

空间位置的“退位”策略―碰撞幼儿

  在音乐集体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教师喜欢站在活动室的正中间。因此,笔者建议教师的位置“退一退”,这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狮王进行曲”,第一遍聆听音乐时,教师就坐在活动室的正中间,随..

体验活动由感性起步,重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具有非概念性和无形性的特征。音乐作品通过人的感觉和感性心理活动,唤起个体的通感记忆、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遵循“体验为先”的原则,学生应早早地参与音乐通感..

提问语言的“退位”策略―倾听幼儿

  “退位”提问是教师提问在难度性、具体性和针对性方面的一种变化过程。在音乐集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营造倾听的氛围,关注幼儿的表达,让幼儿的表达往前靠一靠,教师的语言往后退一退。例如,歌唱活动“小篱笆”,活动之..

体验活动由外向?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的“听”

  然而若只是提供安静的场所和适宜的素材,而没有一定的指导,恐怕还只是浅尝辄止,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的作用此时就显得犹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倾听情况做以下的工作:   1.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

挑选幼儿喜爱的乐曲“听”

  提供给孩子听的曲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歌曲和乐曲。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有歌词的曲子他们容易听得懂,因为歌词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比如《新年好》、《找朋友》、《摇篮曲》,这些歌曲通俗易懂,歌词也比..

教师与幼儿要建立一个平等的身份,让孩子们做自己的音乐人

  现在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往往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对孩子们下达指令,对幼儿提起的问题常常反应不大,教师往往害怕课堂的秩序混乱从而不敢放手充分让幼儿表现。经常是一种教师对幼儿进行控制和约束,而孩子们常常也是对老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