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培养幼儿兴趣
教师应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园应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奥尔夫音乐的兴趣。教师应注重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兴趣中积极进行音乐学习活动。在奥尔夫教学方法提倡的教学思维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在音乐活动中充满了互动性的游戏关系。幼儿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由衷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采用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形式,选取适合幼儿的奥尔夫音乐教材,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幼儿只有在兴趣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要让幼儿动起来,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熟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人不由得被其自由、灵活、快乐所折服,幼儿在活动课上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在课堂上,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起来,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力求让孩子得到“放纵”的最大快乐,以此引发幼儿的实践兴趣。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幼儿可以沉浸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教师在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比如,音乐欣赏或活动过后,可以加入《碰一碰》,让幼儿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
语言节奏练习通过民谣、儿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幼儿在边朗诵(或唱),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培养节奏的敏感性。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这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激发了他们参与音乐欣赏及游戏的兴趣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兴趣
重视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让幼儿快乐学习,提高唱歌兴趣。幼儿歌曲来自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应引导幼儿感受与歌曲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对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我在教幼儿认识音符、节奏的同时,引导他们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这种做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加深了印象,而且幼儿可以从模仿中联想起这些抽象的节奏,悟出其中的道理,使活动变得直观、具体。幼儿听到音乐节奏是来自身边的各种响声,容易联想熟悉的情境,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学习乐趣。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现幼儿喜欢音乐,但还停留在对活动形式本身的兴趣上,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指导策略,通过环境、材料的投放引发幼儿的内心冲突,进而引发幼儿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因此,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图谱、操作卡、舞蹈道具等,让幼儿在生动有趣、材料丰富、自由探究、自主表现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尝试创造表现带来的快乐,这样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指导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幼儿在活动中更多注重于自我创造、自我赏识和自我满足,对于怎样与朋友合作,怎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欣赏和分享同伴的成功和快乐的体验较少。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重视活动过程中幼儿是否愉悦,给幼儿留一些欣赏成功的空间,让更多幼儿一起分享快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