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界线将逐渐消失,说课外音乐活动就是“第二课堂”、课外音乐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于这种片面的提法,我们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打好基础,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工作。在各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中,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重视和发挥课外与校外活动的作用,才能全面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所以,我们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课堂音乐教学
课堂音乐教学要求按照音乐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系统的进行教学。课堂音乐教学主要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并参与唱歌、欣赏、器乐演奏等的艺术实践,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表现音乐的能力。虽然技、情、趣统一的课堂音乐教学吸引着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课时限制,又由于课堂上的同一进度、同一教学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多种多样的更强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可以得到满足。
(二)课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音乐活动。是向同学们进行艺术教育,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活动。 它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比音乐课有更大优越性。兴趣是参与的驱动力。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远远超过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它的主要特点是:(1)自愿参加,发展个性;(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自己动手,锻炼能力;(4)轻松愉快,受到欢迎。
(三)课外音乐活动与课堂音乐教学的相互作用
课外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对课堂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兴趣的迁移。学生由于喜欢课外音乐活动,就更能促进他们在音乐课上的学习。尤其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学生会更加不怕困难地努力去掌握它,在掌握的过程中,提高着表现音乐的能力。课外音乐活动不能是第二节音乐课,更不能加大中、小学生的课余负担。课外音乐活动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音乐园地。课外音乐活动首先是巩固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果,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音乐教育的任务。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