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在创作技法方面的差异

   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不仅在观念方面存在差异,在创作技法方面也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组织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

   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在创作观念、创作手法都是互补的。传统作曲的思维组织方式为线性的,电子音乐作曲的思维组织方式为非线性的,两者之间虽然在创作手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依旧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才实现了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两者的并存。

   (二) 音乐灵感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音乐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元素。传统作曲主要依靠的是传统的灵感,而电子音乐作曲则突破了这种传统音乐创作灵感的来源,利用各种可能实现的灵感进行音乐创作,为音乐中的音色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电子音乐作曲比传统作曲更加自由、随性。与传统作曲相比,电子音乐作曲过程中一方面从作品创作为出发点对音色特性进行寻找,另一方面依据已经存在的各种音色进行音乐创作。虽然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在创作中所采用的音乐灵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离不开音乐灵感。

   (三) 技术手法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传统音乐的创作过程中,首先对旋律进行构思,之后进行旋律的编配工作。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则是先对旋律进行组织,之后依据旋律选择配器。传统音乐的形态主要表现在节奏、结构、旋律等几个方面,而电子音乐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音源调用,实现了创作时间与成本的节约,同时拓展了音乐的创作空间。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在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

   1、 炫技性的写作手法    这一时期钢琴的构造日趋完善,出现了一批职业的钢琴演奏家,他们炫耀着高超演奏技巧。为了迎合演奏的要求,作曲家们运用了很多炫技性的写作手法,特别显着的是李斯特。这些手法包括:大量的八..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