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韵律活动的教学是由教师先编好动作或舞蹈教给幼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见,更谈不上创新意识。而创造性韵律活动成品都是幼儿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出来的,目的是向幼儿提供创造性参与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地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与弱、快与慢,或提供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合作表演。如在教韵律活动《草原小姐妹》时,第一次我先让幼儿欣赏音乐、学习基本动作;然后在第二次时进行创编舞蹈活动。首先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根据故事情节自编舞蹈,这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自己即兴想出来的动作,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其次,要求幼儿逐句创编,选取相对合适的动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也提高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最后请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组合表演,并要求幼儿指出用了哪些人的动作,幼儿从中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您推荐
要让学生获得真实有效的音乐通感体验,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听的过程中,融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音乐通感体验。
“听”作为体验和表现音乐不可缺少的能..
然而若只是提供安静的场所和适宜的素材,而没有一定的指导,恐怕还只是浅尝辄止,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的作用此时就显得犹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倾听情况做以下的工作:
1.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一)城乡并重,和谐发展
为了平衡城乡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存在的差异,政府应加强调控作用,在加大音乐文化下乡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群众音乐文化的带动作用,确立从城市辐射周边乡镇的机制,配合逐级帮扶和对口帮扶的..
能够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让学生在玩中感受音乐,在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四肢的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走进音乐中去,让学生喜欢音乐。例如..
课外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组成多个音乐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所长,使他们“各择其好,各享其乐,各得其趣,各尽其兴”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课外活动跳绳时,我在旁边放上录音机,放节奏明快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