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歌症者对音乐轮廓的加工

  在音乐中,音高轮廓的加工不仅体现出整体的认知过程,而且决定听者对音乐情绪乃至意义的加工。目前对失歌症者旋律轮廓知觉的研究主要通过操纵音高变化,形成旋律轮廓的两个条件:

  (1)对总体轮廓进行变化,使新的旋律完全违反原轮廓;

  (2)改变局部音高距离,保持原轮廓。

  在Peretz等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改变原来旋律中的音高距离来创造违反轮廓(音高轮廓总体改变)或保持轮廓但音高距离发生变化(音高轮廓局部改变)的新旋律,然后将原来的旋律同改变的旋律配对呈现,请被试判断两个旋律是否相同,结果发现Monica对整理轮廓以及局部轮廓发生改变的旋律的识别都有困难。

  如果说Peretz等的研究只说明了个案在音高轮廓加工方面的障碍,Foxton等的研究便证明了这种障碍的普遍性。Foxton等的研究也涉及失歌症者对音高轮廓的加工能力。研究包括三种实验条件,转调但不改变轮廓、不转调但轮廓违反、调和轮廓均保持不变。被试的任务是判断成对出现的两个序列是否相同。结果发现,失歌症者对这些旋律轮廓的分辨都显着低于正常被试,证明失歌症者无论是对轮廓的整体加工还是局部加工都存在障碍。

  上述研究仅考察在非声调语言背景下的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加工。Jiang, Hamm, Lim, Kirk和Yang研究了声调语言背景下的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加工,研究结果发现,失歌症者与正常被试在轮廓违反条件下的操作水平,均好于轮廓保留条件下的操作水平,但是,与正常被试相比,失歌症者在旋律轮廓局部和整体改变的识别和分辨方面都存在障碍。

  失歌症者不但在音高轮廓的知觉方面存在障碍,对音高轮廓的记忆也低于正常被试。Peretz等在MBEA问卷的测量中涉及了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短时记忆。在MBEA记忆任务中,被试需要判断所听到的旋律是否在之前出现过,旋律涉及轮廓的保留及违反。结果发现,失歌症者相应的记忆水平显着低于正常被试。

  为了进一步研究失歌症者在旋律轮廓的记忆中是否存在障碍,Tillmann等研究中同时操纵了相邻音高的音程,以及材料的旋律轮廓。研究者将14个旋律对中的三对旋律轮廓改变,使旋律轮廓与原轮廓产生违反,然后分析被试在旋律轮廓违反和旋律轮廓保留条件下的记忆水平。结果发现,失歌症者与正常被试对旋律轮廓违反序列的记忆均好于旋律轮廓保留的序列。但是,失歌症者的记忆水平均显着低于正常被试。表明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整体和局部记忆都存在障碍,但是对旋律轮廓的局部加工要好于整体加工。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