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歌症者在音高加工方面的缺陷,不仅表现在音高分辨方面,还表现在对音高的记忆方面。Gosselin, Jolic?ur和Peretz对失歌症者音高记忆进行了测量。研究中,在两个音之间插入1650 ms的静音,或在两个音之间插入6个干扰音符。结果发现,无论在静音,还是插入干扰音的条件下,失歌症者的记忆水平显着低于正常被试。研究似乎暗示,音高知觉障碍影响了失歌症者的的音高记忆。
针对Gosselin等认为失歌症者的音高加工障碍只体现在小音程水平上的观点,Tillmann, Schulze和Foxton按照被试的音高阈限设置了3组材料:第一组材料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程为1-2个半音(平均音程为1.8个半音),呈现给所有的控制组及音高阈限在一个半音以下的失歌症者组;第二组材料中,相邻音符的音程为 3-5个半音(平均音程为3.8个半音),呈现给音高阈限在2个半音以下的失歌症者;第三组材料中,相邻两音的音程为5-7个半音(平均音程为5.4个半音),呈现给音高阈限在两个半音以上的失歌症者。所有的材料中,每个序列都由6个音符组成,这些音列成对出现,音列间的间隔是3秒。音列配对有一半是相同的,另一半是不同的。音列的不同是通过将第一个音列中音符的顺序进行调整产生的。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些音高序列对是否相同。结果发现,失歌症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在音高记忆水平上差异显着,证明失歌症者并不是仅在小音程水平上音高的记忆水平与正常被试存在差异。而且,失歌症者的音高记忆水平与音高知觉阈限有关,进一步暗示失歌症者在音高记忆方面的缺陷与音高知觉障碍有关。这一点得到了Jiang等研究的支持。在Jiang等研究中的记忆部分,当失歌症者的音高知觉难度得到控制,他们的音高记忆并没有表现出缺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