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国内外音乐思潮在音乐课程性质方面的重要体现

  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支撑,体现出与德育、智育截然不同的课程价值。2011版课标在保留“必修课”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性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表述: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宝贵的精神遗产。音乐作品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潮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内在要求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要求,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来理解和认知世界各民族多元性的生活习俗、宗教伦理、地域特色。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开端时期着重强调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蔡元培提倡音乐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都贯彻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指导思想。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美教育是追求价值理性的重要途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而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意味着音乐教育超越于功利性的工具价值,防止人们功利性进取导致的道德崩塌。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帮助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实践性音乐教育理念是美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教育思潮。戴维?埃利奥特指出:“音乐是人类技能中一种至关重要的、最具能动性和实践性的追求,因而也是个人和集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音乐的鲜明特色是通过声音而存在,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体的具象性,因此更加需要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多元的音乐形象,激发创造力。并且,如同学习游泳一般,无论掌握多少理论知识,总归需要在游泳池实践练习才能够掌握游泳技能。同样,音乐技能的掌握不可能通过纸上谈兵能够习得,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只有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才能够踏踏实实地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在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

   1、 炫技性的写作手法    这一时期钢琴的构造日趋完善,出现了一批职业的钢琴演奏家,他们炫耀着高超演奏技巧。为了迎合演奏的要求,作曲家们运用了很多炫技性的写作手法,特别显着的是李斯特。这些手法包括:大量的八..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