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因此,作为教师始终要以课标中所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为基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音乐中产生共鸣,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体验,做到真正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如果我们的音乐课缺失了以音乐为本位的中心思想,那么音乐的审美核心就无从谈起。
音乐教育的最终的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人,因此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何为经典而高尚的音乐,何为低俗而谄媚的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也应给与学生多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优秀的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辨识能力。另外,音乐教育不是为了专门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对全体学生对艺术美的修养的培养,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轻技重美,少些技能性的训练,多些实践、创造和审美的能力体验,基本技能应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有机地渗透,在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受音乐所带来的艺术生命力。
为您推荐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
然而若只是提供安静的场所和适宜的素材,而没有一定的指导,恐怕还只是浅尝辄止,无法做到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的作用此时就显得犹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倾听情况做以下的工作:
1.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1、注重个人主观情感体验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文化结构、艺术欣赏观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曲家们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