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艺术教学中,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对音高、节拍等的听辨能力,就必须要依赖于学生的听觉能力。音乐的听觉是指在音乐活动中,人们脑皮层产生的一种音乐心理现象,是大脑逐渐积累音乐记忆的过程。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音乐听觉的外部听觉与内部听觉贯穿于整个过程。在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学生就必须聪明能干感觉上来发现和认识音乐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中,通过音乐形象生动的对比,开发学生对音的高、中、低的听辨力,使学生理解和区分这三个音区的音乐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高音区的明亮和清澈,中音区的特性以及低音区的厚实、沉重的音色,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辨能力。另外,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心理状态,依靠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而产生。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部听觉是在大脑展开的行为,与人的大脑是分不开的,包含了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思考,是一种最终能够建立并完善音乐意象的心理能力。同时,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是一种再创造的能力,很多杰出的钢琴演奏家都具备这种能力。如:利用内心的听觉能力,贝多芬成功的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而外部听觉是指人的耳朵在受到外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外部听觉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只要具备听觉能力的人都会有。在钢琴弹奏中,演奏者借助外部听觉能力,可以判音符的正确与否。因此,在演奏中,首先演奏者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的聆听,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有效的控制音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