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腔”山歌地方特色

  九江县背靠庐山,面对长江,依得天独厚之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培育出了多彩丰富的民间音乐。特珠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不少人文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着名的诗句。浓郁的人文气息使得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山歌演唱者,“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歌”,在这里也充分体现出来。这里的“三声腔”山歌保持着原生的民间文化形态,内容蕴藏着当地大量古朴的风尚习俗、民间宗教以及婚俗恋情等,是当地人们在思想、劳动和生活等方面的深刻描?L。在当地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山歌与地域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九江人对生活、精神价值的追求,也是人们自身娱乐的一种表达方式。

  九江“三声腔”山歌用九江当地语言来演唱,唱腔主要特点:一是主、举不分,韵母为 y ,润、运不分,并为 u - 韵;二是六个声调,入声韵五塞音尾 ;三是名词后带“喃”尾,相当于普通话的儿尾;四是曲式上,有“(1) 2 5”三声宫、“(3) 5 1”三声角、“(5) 6 1”三声徵、“(6) 1 2”“(6) 1 3 ”三声羽,调式多样,色彩缤纷。演唱上分为高腔、低腔、平腔、急板山歌等。

  高腔山歌的演唱定调比较高,句子篇幅较宽、拖腔长,俗称“打窄音”“挣脸红”,感情热烈奔放;低腔山歌演唱时则表现出节奏比较平缓,要求声音不但轻而且还要带有吟唱的感觉,不能用过多的装饰,往往是在夜晚农闲时,常用于在油灯下吟唱长篇的故事,俗称“读歌本”; 相对于前两种声腔而言,平腔山歌定调往往较低,旋律演唱流畅,句幅匀称,显得比较淡定,人物刻画细腻,用于抒情叙事;急板山歌与高腔山歌近似,但在第四句作叠唱处理时显得更有特点。九江县系江淮官话语系,舌尖音较为突出,经长久民间歌唱活动的繁衍,加上音调与声调的巧妙融合,促成了“三声腔”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的形成。

为您推荐

龙岩山歌旋律音的进行独具特色

  从音的进行特点上看,龙岩山歌除最普通的级进进行以外,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四度、五度的跳进,它与级进相连使用,是闽西山歌的旋法特色,如:“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龙岩山歌常出现大量装饰音,是风格韵味的体现

  龙岩山歌常出现大量装饰音,这些轻轻还带过的装饰音对体现山歌的风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风格韵味特点的体现,装饰音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离开装饰音就无法充分表达龙岩山歌的内涵。龙岩山歌正因为出现大量..

龙岩山歌的调式绝大部分是徵调式,羽调式次之

  研究音乐风格的最基本依据是调式以及构成调式的骨干音。从闽西山歌的总体来看,绝大部分是徵调式,羽调式次之,其次,尚有一小部分是角调式,宫调式很稀有,基本不存在商调式。至于为什么闽西山歌不存在商调式这种情况,还有待..

传承主流音乐文化,发展地方音乐特色

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

  曲艺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是语言,这一种“口头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存在。我国在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因为审美的差异,各地的曲艺风格也大相径庭,独具特色。这种带有地方韵味的曲艺,不论..

沅陵山歌的音乐特征分析

  (一)丰富的题材   生活是孕育沅陵山歌的母体,而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沅陵山歌也有着十分丰富的题材。从沅陵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搜集整理而成的《沅陵民歌》小册子来看,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题材。首先是生活类。民..

沅陵山歌简介

  沅陵山歌是沅陵地区特有的民歌样式。沅陵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并被武陵山和雪峰山两座大山所包围,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与外界的接触较少,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民俗文化。沅陵山歌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其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