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法师罗师傅祭文念诵所用腔调及旋律明显有别于整场仪式中唱诵经文的曲调。佛教音乐中唱腔以《赞》《偈》《白》《真言》《佛号》五种形式为主,旋律时有级进或跳进等,唱词方面也较为工整多带有衬词。而唱诵祭文时节奏及旋律都十分单一,唱腔从一始终,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其次,器乐方面的民间曲牌加入。法师罗师傅提到曲牌《大开门》有出现在演奏过程中,笔者实则听起来并不是十分明显,也许是与佛教音乐有一些融合的可能性存在,民间曲牌的加入是不争的事实,民间曲牌的演奏是怎样融合进来的?是否与乐僧学艺过程中接触民间音乐有关,此问题亟待进一步了解考证。
佛教仪式中的音乐是以佛教经文的唱诵为基础,辅以乐器包括法器音声,在研究时会有与民间仪式音乐的比较。民间仪式音乐与佛教仪式音乐一样,都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仪式活动,民间仪式音乐演奏者更多展现敬神、娱神心态,表达对神灵的敬仰,而乐僧则表达佛教教义,即普渡众生,超度亡魂的宗旨。它们都发挥着连接、过渡的媒介作用。
为您推荐
2.大二度、小三度与四度音程相结合的旋法特征
由于受中国音乐体系(五声音阶体系)的影响,大二度、小三度与四度音程相结合的旋法特征成为这两个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曲旋律发展的重要手法。
(二)独具地域特色的..
土族的婚礼热烈而又盛大,婚礼歌依照婚礼程序形成一套形式系统固定而且完整的大型歌舞,整个婚礼进行过程几乎是一部不断上演的歌舞剧。婚礼歌形式多样,有问答歌、赞歌、戏谑歌、诙谐歌等,歌曲中反映涉及了宗教、生活习..
铜鼓与铜鼓音乐在卡蒲毛南族的丧葬仪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石光尤老人对笔者说:“卡蒲毛南族的铜鼓只能用于丧葬之中。”这和周边民族的用铜鼓习俗有很大差异。石光尤老人还讲到:“在卡蒲毛南族,老人将要去世时..
正月十四下午两点十分,音乐会在官房子演奏坐坛、进香。两点半左右,村民们陆续前来,村民们在官房子外临时设立的神坛前跪拜磕头,并把带来的香自己点燃插在神像前的香炉中。村民们跪拜烧香后,都走进官房子,听一会儿音乐会..
南北高洛的四个乐社(南高洛音乐会、南高洛南乐会、北高洛音乐会、北高洛南乐会)间的相互拜会,游村踩街,被村里人称为“穿插”。据说穿插时场面非常热闹,颇为壮观。正月十五,我有幸真实地感受了这种仪式的魅力。下面是整..
仪式音乐是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甚至可以这样说,音乐是在仪式中产生的。当然,随着时代的演变,仪式本身也有很大的变化。在古代,仪式常带有神秘主义的味道:或是祭天、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