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过渡期,处于该年龄段的人极力推崇自我和个性,尤其渴望表达自我的心声。青少年粉丝处于亚文化的场域之中,是流行音乐最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我们不能漠视流行音乐对其产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青年亚文化风格意味着抵抗主流文化,内含着某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包蕴着内在的“越轨”冲动和尼采所说的“破坏的快感”。很多网络流行歌曲《香水有毒》、《爱情买卖》等都带有典型的亚文化特质。这些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其不断日常生活化的姿态,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形成了与主流音乐分庭抗礼的趋势。与之相伴的还有因过度偶像崇拜所引起的病态追星行为,因此,如何在流行音乐中建设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粉丝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有的流行音乐作品则正面表达了和平、自由、博爱等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和心愿。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多以校园生活为题材,以怀旧为主要内容,追忆或记录校园中逝去或者正在逝去的浪漫与温馨,风格唯美而且充满诗意,易于射入人们轻易不能触碰的心灵空间之中。而今,这样优秀的校园歌曲太少了,我们呼吁新世纪的音乐人,精心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积极上进的新世纪的“校园歌曲”。给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优质“精神食粮”,用清新明快的曲调来激励他们,用纯洁高尚的理想来陶冶他们。
青少年粉丝亚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青春文化现象,它所呈现的那种青春期的迷惘、矛盾、寻觅冲动即身份认同的困扰始终是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宿命,流行音乐则具有青少年自我宣泄、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文化意义,使青年亚文化的话语权回归青年本体。在诗人看来,青春就是奇迹,是秘密,“青春就是真理,就是刀锋”(海子《太阳》)。与青年成为朋友,真正洞察他们以后再因势利导。透过粉丝亚文化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实践对于自我、群体以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以青年群体特有的方式,积极构建与主流文化的沟通和对话,提高他们的文化选择能力,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来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教会他们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