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音乐教育法规得到加强。2002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2002―20l0年)》进一步规划了我国新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美好远景,它是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行动纲领。200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诞生,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些纲领的颁发,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第二,音乐课程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了音乐课程实践的工作,丰富了音乐教材体系,为今后音乐教材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改革以来,在音乐教育方面,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被不断引入,对我国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高起到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音乐教师开辟了新的平台。第三,音乐教育新理念前所未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为全国小学、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认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新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置了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以及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个教学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赋予高中“标准”以新的面貌。第四,评价与考试方面有了巨大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而新的评价机制重在激励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考核,这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