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在音乐创作领域,整个19世纪美国的专业音乐基本上是对欧洲传统的延续。以“第二新英格兰学派”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基本上遵循德奥古典音乐的传统,还没有形成民族特色,也没有在创新上有所突破。1892年,捷克民族音乐作曲家德沃夏克受邀至纽约国家音乐学院任教,他把民族音乐的创作思想带来了美国,对推动专业音乐创作走向民族风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在德沃夏克思想的影响下,法韦尔进一步呼吁作曲家从美国本土的拉格泰姆、黑人音乐、印第安音乐,牛仔歌曲等民间音乐中寻找素材,并逐渐形成以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昂格罗音乐三大美国传统音乐为依据的音乐潮流和民族乐派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影响不打,但它是后来以科普兰为代表的作曲家们探寻美国民族风格的先导。到了20世纪20至4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增强,使得发展美国文化,摆脱欧洲模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愿望,尤其是40年代二战爆发,爱国主义和民主要求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语言,“美国”题材:美国的人物、历史、文学大量涌现。在音乐界,寻求音乐创作中的民族主义,既是“美国主义”中的一个潮流,同时也为作曲家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选择去欧洲学习专业音乐创作,但在继承欧洲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音乐风格的基础上,他们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寻找和实验表达美国特征的音乐语言。到了二三十年代,美国新一代的作曲家队伍已经开始崛起,并创造出了富有美国民族特征的音乐作品,科普兰便是他们中间的一位代表人物。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