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对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上,我们往往只重视其音乐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其实对一个音乐特长生来说,才能固然非常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极其重要的,音乐特长生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能否充分展示其才能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保证他们在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音乐特长生平时表现挺好,可一到比赛、汇演等关键时刻就发挥不出水平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心理素质不好。所以我们在努力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是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在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音乐特长生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很差,他们常常会因此产生自卑感,反应到日常学习中就是缺乏自信,从而影响其在音乐专业考试中的发挥。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文化课成绩的同时积极强化其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充分肯定,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某一长处的欣赏来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确立信心。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机会,有些学生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往往是平时的锻炼机会太少所致。为此,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文娱活动,举办诗歌朗颂、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地得到锻炼。进行专业模拟考试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担任主考,学生根据专业考试的程序参加考试,让学生从中体会考试时的紧张状态以及熟悉考试的流程和氛围。通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心理素质水平迅速提高,又提高了其专业水平,保证了学生音乐才能的正常发挥。

为您推荐

培养意识,让学生敢开口唱

  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首先要注意的就..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

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工具和教学设备,我们都概括为“多媒体”,怎样更好的把多媒体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适用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而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

  1、增强信心。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缺乏自信的状况,要教育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即使那些被证明是真理的知识也要有相对性,不能将其绝对化。任何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即使是权威也难以尽知、难免出错。许多重大发现..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构建四年的教学框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扎实学好课内知识、增加课外活动数量、增强社会实践经验,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协调的发展,而且还是一条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