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是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音乐是听来的艺术。据考证,音乐的起源早于人类语言的出现,在古老的洪荒时代,人类如同现在的某些动物一样,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等变化来相互沟通。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在劳动的合作中,合作者彼此间的表情达意成为必需,以形成凝心聚力的统一行动,于是,劳动号子随之产生。人们的劳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喜悦激动之情需要抒发和表达,需要庆贺和分享,需要彼此鼓励和赞赏,适应这种需要,人们本能地运用随手可及的石器或木器敲打出不同的声音来助兴,乐器从这时有了雏形。再随后,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对声音的美妙、声音的变幻、声音通过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音响,不同的音响可以利用来为人们所视听、所动情、所演绎、所感悟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知。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化史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挥想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创造力,不断地提炼生活中的经验,提炼对声音的体验,发明了民族的特色音乐,发展了世界各民族共享音乐,各种音乐流派、各种乐器交响、各种演绎风格交相辉映成今天的辉煌璀璨的音乐艺术成就。
(二)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的训练来欣赏音乐,鉴别音乐艺术效果的优劣
事实可鉴,古往今来凡是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十分敏锐的听觉,他们在有意或无意聆听的状态下,其听觉器官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敏感性,能够分辨出细微声音的变化在具体的音乐意境中的表现,而这种敏感的听觉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是后天长期训练的结果,正如现在的音乐专业中所强调的必须“视唱练耳”,让音乐家的听力保持在适应从事音乐职业需要的水准。如欣赏和鉴识钢琴演奏:钢琴是乐器之王的定论为世人共识,钢琴乐曲美妙的声音在演奏者的指尖下跳动,流淌进倾听者的耳畔,流淌进倾听者的心灵,是那样的细腻婉转,又是那样的咆哮奔腾;它舒缓人的心情,丰富人的感情,赠送人一幅美妙的画卷,激荡起人一腔美妙的憧憬。但是对于钢琴演奏者说来,对于演奏钢琴的听觉需要在学习中历练,绝非是一日之功。即便是非音乐专业者的大众人群,喜欢听音乐者多多,这里也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道理,喜欢听音乐者在听音乐时,一定是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被音乐的品质和内涵所感动了,听的效果是在“听懂了”的基础上产生的,这里的“懂”表现为“会听”,其“会听”也需要来自多次听的训练的积累,才能够听出门道和被听到的音乐所感染和打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