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词的通俗性
通俗性是歌词的一种传统。我国历代的歌词,只有当它抒发民众的喜怒哀乐,并运用民众听得懂、便于唱的语言形式,才能充满生命力,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如果一旦脱离了民众的生活沃土,刻意雕琢粉饰,追求“丽而晦”的风习,而失去通俗性,就只能成为文人学士鉴赏的诗词曲,则作为歌词的生命也便就此终结。
(二)歌词的精炼性
歌词只作为歌曲的构成元素之一它的生成创作需受到音乐这种独特艺术的限制。音乐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歌词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容纳内表达出完整的意义。因此歌词应该是简单精炼的。有人打比方说“精炼是花中之花,蜜中之蜜”。歌词就是精炼的艺术。
(三)歌词的形象性
歌词是语言的艺术,这门语言的艺术,少不了它的形象思维。歌词形象的塑造就是为了让无形的情感找到鲜明、恰切的依附对象。
每一首歌的创造也有存在于“内在的光彩”。和诗歌一样, 歌曲的抒情性很强,歌词语言也极为凝练;诗歌中,情感的抒发主要靠景、靠物,歌词也是,抒发情感主要体现在形象的塑造上。
为您推荐
曲艺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是语言,这一种“口头语言”是极为重要的存在。我国在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因为审美的差异,各地的曲艺风格也大相径庭,独具特色。这种带有地方韵味的曲艺,不论..
笔者曾经找来十位非音乐专业的年轻人进行实验,选择一个独立空间,让被实验者有一个十分轻松的环境,采取录音及观察的方法进行记录,要求完整地演唱“神曲”,结果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坚持唱完一首歌。大家都唱到一..
现在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还有许多儿歌中包含着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如果教师能利用儿歌内容,启迪学生认识世界、感知自然,将会使幼儿的学习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教师在春天时..
(一)、汉赋的“通”、“独”之术
“通用”、“独用”这两个词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于古代的韵书中,它们是古乐中重要的制乐手段,也是南宋以前儒者皆通的诗韵音乐术语。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名称,从西晋到隋唐..
(一)、汉语语言的节奏
节奏是文学语言获得音乐性的重要因素,汉字的语音除了音色之外,音长、音强、音高都和节奏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说道:“各种语言由于其节奏上的基本因素不同..
在幼儿对于节奏有了一定的初印象之后,我们就要让幼儿自行实践节奏,可以通过语言节奏感的训练来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节奏,提高节奏感,如唱歌,歌词就是音乐节奏最直观的表现,幼儿在唱歌的时候每个字在整首歌中都有它独有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