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歌的现状

  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生活在地震带上的部分羌族同胞不得不面临着背井离乡的境地,这给羌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民俗风情的同化

  民俗风情的同化,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异族、异地民俗风情改变,甚至取而代之。5.12汶川大地震之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过去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风情由此保存下来。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使得这些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被逐渐冲淡、同化,以至消亡。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许多幸存下来的羌族同胞不得不远走他乡。由于异地风情习俗的不同,使得羌族民歌面临被同化的境地。

  (二)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羌族多声民歌,曾以它的高亢、幽怨和独具特色的复调色彩而闻名全国。但随着以计学文等着名的羌族民歌传承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逝去,现如今能传唱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羌族人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这给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带来不小的挑战。

  (三)当地人民对羌族民歌的保护意识在进一步减弱

  地震前,羌民族聚居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半山腰上,交通甚是闭塞,羌民们世代以务农为主。传唱羌族民歌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娱乐最主要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日新月异,羌族青年也不断从山里走向城市。由于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使得外出务工的羌族青年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民歌。加之地震以后羌族人民迁往异地,受异地风土人情的影响,羌民们对本民族的民歌传唱意识逐渐减弱,使得羌族民歌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因此,唤起羌族人民对羌族民歌的保护意识已迫在眉睫。

为您推荐

羌族民歌的保护措施

  羌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民歌文化也是我国56个民族的民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了重创的民族,保护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自然也就成了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职责。因此,笔者认为应..

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表情达意的一种口头创作歌曲形式,与羌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羌民族文化的精粹,是羌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羌族..

五度的转调关系;也有的羌族民歌在结尾时使用偏音fa或si来代替mi或do二音,形

  (二)“三声腔”是羌族民歌在旋律方面最主要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民歌的旋律结构看,三声腔是其最主要的旋律结构特点。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民歌在旋律方面也有着典型的三声腔特点,如《庆祝端阳节、妇女节..

羌族民歌赖以生存的地域特点

通过民歌编创进行创作

  民歌编创是较民歌改变更具创新性的一种创造方式,同样也是歌舞剧《刘三姐》主要创作方式,其将改编与新创作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民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的创作,赋予了传统民歌更丰富的表现力。该创作方式..

通过民歌创新进行创作

  民歌创新是指通过提炼、吸收、利用和发展传统民歌中的民族元素进行的新民歌的创作,是歌舞剧《刘三姐》音乐民族化创作最具创造性的一种创作方式。通过创作人员的创新,使此类音乐作品既有传统民歌的独特韵味和美感,又..

通过民歌改编进行创作

  民歌改编是歌舞剧《刘三姐》采用最多的民族化音乐创作方式,即通过利用壮族传统的民歌曲调进行重新填词或对传统曲调进行重新编写的创作方法。这种创造方式不但能够根据该剧的实际情节进行具体合理化创作,同时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