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介绍,二人台的牌子曲比它的唱腔要形成的晚,现流传的近90余首是供乐队单独演奏的器乐曲,它是在古曲牌、民歌、戏曲、吹打乐、佛曲、蒙古民歌,特别是从清光绪年间在二人台打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歌舞跑圈秧歌中“踢股子”等音乐中发展起来的。是二人台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台牌子曲最初比较简单,节奏变化亦不大,但经过艺人们多年的实践演出,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演奏家将牌子曲改编成独奏曲,例如冯子存老先生根据二人台《喜相逢》、《黄莺晾翅》等改编成有名的笛子独奏曲,在全国都非常流行。二人台牌子曲在各民间剧团种的表演一直非常盛行,作为自己的保留节目,精彩的演奏常常博得热烈的掌声。它同唱腔有共同规律,由慢、中、快的三板式节奏进行,但它演奏到高潮时比唱腔快,大约每分钟52-220拍左右,在高潮之后又突然收住、放慢,和谐统一。二人台牌子曲与江南丝竹乐有相同之处,演奏方式较为相仿。二人台有比较完整的乐队编制和丰富的曲牌,所以有“江南的丝竹乐,塞北的牌子曲”之说。
牌子曲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明代流传下来被二人台吸收的有:《柳青娘》、《柳摇金》、《西江月》等;2.从蒙古民歌演变来的有:《森吉德玛》、《巴音炕盖》等;3.由汉族民歌演化来的有《虞美人》、《西钉缸》、《黄莺晾翅》等;4.从佛曲吸收来融入二人台的有:《观音寺》、《千声佛》、《青龙香》等;5.从晋剧移植过来经演变的有《八板》、《十番》、《喜相逢》、《小开门》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