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

  室内乐演奏者的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谈笑间就轻松拥有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多角度、多方面地提升自身业务及文化水平,努力提高多元智能。作为大学生哈萨克民乐团的学生来说,依托高校的教育资源及便利的学术交流平台,只要有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及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综合素质必定大大提高。

  (一)强化演奏技能

  对于器乐学习者而言,室内乐注重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的“潜力”,因此,强化演奏技能才是硬道理。冬不拉演奏者要掌握各种演奏技巧,包括连奏、拨奏、弹、挑的各种指法、泛音、滑音、和音的演奏技巧,变化多端的力度和速度等。库布孜演奏者要掌握手指第一关节外侧及手指尖揉弦的力度、速度、手腕运力的轻重缓急、运弓的各种技法及压力的变化,处理好弓压、弓速、音色三者之间的关系。钢琴演奏者要掌握各种复杂的技术、包括和弦、八度、大跳、震音,结合手指触键的角度、力度、速度、高度、方向等要素,控制肩、臂、肘、腕及指关节的协调与分工,努力营造变幻万千的音色。手风琴演奏者除要掌握右手复杂的技术之外,主要灵活运用风箱,掌握各种抖风箱的技术。演奏者要重视基础练习,注重音阶、练习曲及乐曲的合理配比。值得强调的是,“技术和技巧练习需要最大限度的高度集中力,认真仔细的自我观察、对自己行为的分析和严格的自我控制都是必需的,这是无需证明的事实”。练习中要始终严格遵照乐谱标记的音符、时值、指法、速度力度表情记号演奏,尽可能地注意音色的优美、力度的层次、节奏的变化,研究型的练习才是有效强化并提高演奏技能的有效途径。

  此外,演奏者还应了解乐器的构造、发展简史、发声原理、维护保养,具备对作品体裁、代表性作品及演奏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阅读有关乐器的理论、技术书籍,关注民族器乐发展的前沿动向,不断引进学科新成果,提高对乐器演奏及器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注重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

  只注重演奏技术的音乐是“空中楼阁”,空有技术、哪怕是再炫技的演奏者充其量也只能被称为“匠人”,要想提高演奏的艺术性,离不开多元的音乐基本能力。在日常练习中,要注重听觉能力及节奏能力的训练,重视视唱、视奏、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作为室内乐演奏者,更要注重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即兴创作与即兴演奏是民间音乐的特点,也是专业音乐家的创作手段。重视即兴演奏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地熟悉自己的乐器,启发音乐思维,体验发现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掌握音乐的表达方式,发展音乐才能特别是创造性才能”。另外,还要掌握音乐史及音乐欣赏的知识,了解音乐美学,方便日后理解、分析及鉴赏音乐作品。

  (三)田野采风,汲取浓郁民族特色

  哈萨克音乐风格的室内乐作品主要以哈萨克族民间音乐及民歌为主,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虽说作品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但追求纯正的民族韵味仍是民族室内乐始终不变的主旨。21世纪哈萨克族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城市里,吃着必胜客,喝着七喜、雪碧,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对传统古典的民族音乐已不再热衷。而真正民风淳朴的民族音乐正是极富浓郁乡土气息的。大学生哈萨克民乐团中还有部分演奏键盘乐器的汉族学生,他们对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更是知之甚少。要想纯正民族室内乐的“血统”,让每位演奏者都深刻体会并理解哈萨克族音乐的真正魅力,就要立足本土,不定期地进行田野采风,深入活的民族文化之中。邀请民间音乐家、民间艺人为学生现场表演,探讨音乐表现形式和演奏风格,捕捉民族音乐原素,汲取浓郁民族特色。在注重文化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同时,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哈萨克民乐团的良性发展。

  (四)构建室内乐系统课程

  目前民族室内乐课程并没有统一地列入到我国音乐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之内。个别具有前瞻性的院校,也只是组建了大学生民族室内乐团,或者只是泛泛开设艺术实践之类的课程。对于民族室内乐课程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对于高校民族室内乐演奏者而言,构建室内乐系统课程相当重要。通过重奏,演奏者的才能可以得到快速发展。单一的乐团排练和室内乐系统课程不一样,后者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程安排,培养目标、培养手段、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一定的课时安排,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深度、广度。开课时间建议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年级先规范学生的弹奏姿势、方法,强化音乐技术理论及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对乐器演奏基础整体较好的班级,如表演班,也可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民族室内乐课程,按照学生实践演奏能力及水平,灵活编班,及时调整。每周可安排两次课,每次2课时。第一次课集中练习技术、节奏等基本练习,第二次课排练音乐作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到课程结业时,乐团成员已积累了大量的民族室内乐音乐作品。每学期结束时,必须举办一场室内乐音乐会,学生的整体表现记入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值得强调的是,担任室内乐课程的教师必须是有着丰富演奏经验的室内乐演奏者或专门从事室内乐研究的专家。如果选用外聘教师,必须进行严格的人事管理,确保课时充足,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等方面的相对统一。娴熟的演奏技法融合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再加上不断的实践历练是室内乐演奏者成功的不变法则。室内乐成员在多次的交流、反复磨合之中,提高了思维辨析能力,在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下,认知能力的提高又反作用于演奏能力,促进演奏者综合能力的不断深化。   (五)积极创设表演及比赛平台

  怯场是每个器乐演奏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紧张焦虑的心态可以通过数次的舞台实践得到缓解,经常参加室内乐的演出,不但能累积舞台经验,自信心也会大幅提高。在实际操作中,应利用高校便利的交流平台,组织系列哈萨克民族音乐风格室内乐方面的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加强哈萨克族聚居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阿勒泰地区、新疆塔城地区、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与哈萨克斯坦国的交流。采取“优秀人才请进来,优秀作品走出去”的方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演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地音乐家协会以及文化部门的优势,定期组织不同级别、不同主题的哈萨克民族音乐风格室内乐比赛,促进哈萨克民族室内乐演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您推荐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在理念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包含着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精华。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教师也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教材,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传播的途径

  目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依托于演唱会的自然传播途径与技术性传播的音乐传播媒介,而且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有时候会两种方式共存。   (一)自然传播途径―演唱会。   演唱会是一种经典的中国当代流..

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兴趣

提高中国民族音乐市场化程度的策略

  虽然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在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从整体上看仍旧有着较大的不足。下面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中国民族英语市场化程度的策略。   1.形成民族音乐市场化运作..

注重过程化--提高幼儿感触能力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习的过程比学会的结果更为重要。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中应该注重游戏的设计,将丰富的内容灌输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在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幼儿..

拓展音乐游戏学习的途径

  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与学习的目标。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来确定两个目标:第一是能力目标,通过尝试辨识音乐能力用肢体动作表现的能力。第二是情感目标:通过在音乐游戏中体会音乐的特点,并乐于与老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