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讲,黄自的创作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和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特色;同时在一部分作品里对音乐的民族风格做了种种创造性的探索。他的作品音乐风格,大多偏重于严谨、精致、典雅,而较少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另外,《抗敌歌》与《旗正飘飘》这两部合唱曲的音乐均匀充满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慷慨的气势,鲜明的体现了当时群众的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这两部合唱曲均有严密而富于层次的结构布局,并对合唱的配置做了较好的对位化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合唱效果。黄自的这些作品不仅在我国音乐生活中长久的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保持他们的艺术生命力,还对他人后来的同类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您推荐
科学的构建四年的教学框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扎实学好课内知识、增加课外活动数量、增强社会实践经验,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协调的发展,而且还是一条培养学..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它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让孩子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
少数民族的民俗音乐可谓是其中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在上少数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首歌谣,道尽所有事。从简单的生活琐事到民族的信仰与宗教,从四月的山歌传情到最后的喜结连理,从开始的生儿育女到最终的送葬..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所传达的喜怒哀乐会感染人们的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及时的调节审美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努力使个体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感受力。
1.归因训练
个体在..
仡佬族音乐以民歌为主,民歌具体的表现形式较多,如山歌、情歌、哭嫁歌、打闹歌、酒歌与古歌等。其中仡佬族的酒哥多选择对唱方式,一般起唱者为主方,而客人一方则接唱,如此对唱以交流情感。古歌则主要应用于一些重大祭祀..
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钢琴的表..